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女科 产后编

女科 产后编

《女科》二卷,《产后编》二卷。清傅山(1607-1684)撰。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别号鼎臣、公之它、石道人、朱衣道人,阳曲(今山西太原)人。聪敏博学,淹贯经史百家,性任侠,重气节,提学袁继咸被人诬害,他联络同学诣阙上书,终使袁氏冤屈得白,从此名闻天下。明亡,绝意仕途,隐于医、道,周游大江南北。清廷开博学宏词科,地方官曾举之,坚辞不就。工书善画,精医术,通脉理,且以儒家义理用于医学研究,家有禁方,常资以活人。所著甚富,有《霜红龛集》十二卷。医书有《大小诸证方论》、《产科四十三症》、《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女科全集》、《傅青主男女科》、《傅氏幼科》。《女科》又名《傅青主女科》,为刊本多、流传广、影响深的妇科专著。原署名陈士铎,包括《辨证录》、《石宝秘录》、《洞天奥旨》三部,后人辑三书中之妇科内容而成此书。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其合刊本名《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二卷,刊于道光七年(1872)。此书上卷列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症候,计三十八条,三十九症,四十一方;下卷列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五门,共三十九条,四十一证,四十二方。两卷共载七十七条、八十症、八十三方、二法。基本一证一方。傅氏临证重视肝、脾、肾三脏,治疗重在培补气血、调理脾胃,滋水开郁。如上卷“白带下”中说:“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荣血以为经水,反成白滑之物……。”《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证宜忌及产后诸证治法三部,分列十七证;下卷又分列二十六证,并附补集三证。论治产后诸病多所发明,对产后诸证,以生化汤为主。且不拘泥于古方,如“论血块”中称:“此证勿拘古方,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惟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针对妇科病不轻用攻药,而主张攻补兼行。合理地照顾妇科病多易气血亏损的特点,使用平肝和胃理脾的治疗方法,适当配合补虚药物,对妇科临床很有实际意义。后世仍有很多医生以生化汤为产后常规方剂。傅氏《女科》及《产后编》为其积数十年临床经验,运用中医脏腑学说,阐述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及诸病证之临床表现,在诊断上以肝、脾、肾三脏为辨证之主要依据,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论述简明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精易实用,疗效显著。且治疗中立新论,处新方,重气血,主张攻补兼用,对后世影响颇著。有道光七年(1827)刻本,陆九芝修订本收入《世补斋医书》,析《女科》为八卷,易名为《重订傅微君女科》,《产后编》并为一卷,易名为《生化编》,编次、内容均有调整。其中《女科》有咸丰元年(1851)重刻本,上海人民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采芹录

    四卷。明徐三重(详见《余言》条)撰。此书共四卷,第一卷论养民、教民,第二卷、第三卷多论学校贡举、政事利弊,第四卷多论明代人物臧否,大致皆考稽典故,究悉物情,持论较为平实,无激烈偏驳之见,也无恩怨毁誉之

  • 重订易学说海

    八卷。明郭宗磐撰。宗磐号鹏海,福建晋江人。该书成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采用注疏本,随文推衍,专主义理,不涉象数。大抵宗承朱子《本义》,杂揉各家讲义,而贯以己说。对于《本义》也时有辩正,并非全盘照

  • 朔平府志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 仪礼汉读考

    一卷。清段玉裁(详见《毛诗故训传》)撰。本书摘取经文和注作为纲,对其进行疏通证明,可惜的是只写成一卷,即第一篇《士冠礼》,其余十六篇未完成。书后有嘉庆甲戌自识,以待后人能继续完成它。其推论依据家法,为

  • 绎志

    十九卷。清代胡承诺撰。胡承诺字君信,号石庄,竟陵(今属湖北)人。明崇祯举人,入清,隐居诵读。著有《续书说》、《菊佳轩诗集》。此书是作者的札记类论著,卷下分目,计有六十一目,主要内容为泛论儒者“志学、明

  • 前闻记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详见《野记》条。《前闻记》一书是杂载前明事实的笔记小说。而且体例头绪散乱无纪,很可能是从《野记》中分出一些内容别撮为一部书,只在次序、语词、事迹上作小小的

  • 玉烟堂法帖

    二十四卷。明陈元瑞(生卒年不详)辑。陈元瑞生平不详。据该法帖中董香光《序》介绍,可知陈元瑞深于书学。该贴选取历代名迹法帖的石刻佳本,始于汉魏,终于宋元,共编定二十四卷,刊成于明万历癸丑(1613)。所

  • 三礼叙录

    一卷。元吴徵(生卒年不详)撰。按元有吴澄,字幼清,崇仁(今江西崇仁)人,著有《仪礼逸经传》、《礼记纂言》。此《叙录》有涉及《仪礼》逸经者,则徵与澄盖为一人。是书首为关于《仪礼》者,吴氏以为五经之中未被

  • 四书讲

    四十卷。清金松撰。金松字仞直,浙江嘉兴人。是书前有汪漋序、金松自序、看书十则以及例言。其书以讲为名,每章有总旨,每节有正讲,有析讲,其单句单节,自为一章者,只有正讲析讲而无总旨;或者虽分数节,而旨归显

  • 玉环厅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杜冠英、胥寿英修,吕鸿焘纂。杜冠英署同知。胥寿英同知。吕鸿焘新昌举人。玉环孤悬海外,其地旧属乐清、太平,明代曾几次弃之。清雍正间,设立厅治,始创志四卷。最初无文献可寻,有之也在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