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

六十卷。唐代释智俨(602-668)撰。智俨,俗姓赵,今甘肃省天水人。十二岁时由父母交给法顺教诲。十四岁时正式出家为沙弥。二十岁受具戒。一生参佛弘法,声名远扬,有“神用清越,振绩京皋”(《续高僧传·法顺传》)之说。被后人尊称他为“云华尊者”或“至相大师”。(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第135、372页)智俨一生为兴佛法,探求佛学真谛,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求学不辍。智俨求知若渴,好学上进,不以一师一教为满足。趁两位梵僧来游之机,便从学梵文。尽管隋末天下大乱,而智俨以法为是,从北方法常听受《摄大乘论》,因专心致志遂洞解精义。此后,遍听《四分律》、《八健陀》、《成实》、《十地》、《地持》、《涅槃》等经律论。从名僧静琳参学,深感佛学深奥,难于遍学而专攻《华严》。为学《华严》他赴至相寺听受智正法师所讲的《华严经》后,转而注重读经书遍览藏经,搜寻各种疏释。在获得北魏惠光所撰《华严经疏》之后,便从事六相义的研究,作疏解释《华严经》义理,即《华严经搜玄记》。正因为他初受法师教育,中听智正讲说,末后探讨慧光文疏,才使他学有专功。二,讲论弘法。智俨在至相寺讲说《摄论》。后来又在云华寺讲说《华严》,遂使宗风大振。后世人称他是华严宗二祖。培养了许多门下高僧,如薄尘、法藏、慧晓、怀齐(一写济),义湘,道成等人。其中,法藏成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三,阐明教理。智俨学法以用为先,讲说明理从事著述。他所撰的经论义疏一共有二十余部,章句虽很简略,但解释却很新奇。现存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六十卷,《华严一乘玄门》一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四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其他多种著述,均已失传。智俨最主要的学术思想,是十玄缘起。他在《搜玄记》、《五十要问答》中简略地解释了“六相”,在《一乘十玄门》中,详细解说了“十玄”。从而,说明了《华严经》的根本思想是法界缘起。《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记》,亦称《华严经搜玄记》或《华严经略疏》。全称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原本为五卷,每卷分上下,故有的书所记为十卷。《搜玄记》是解释《华严经》本经,显示一经的教相及观行的经疏义解。综观全疏,撮经文每章玄义,立为科目,标判分齐,示人以通经之轨则。译华严四十余万言,而记才十四万字,仅及经文三分之一。主要内容是:卷端分五门,即:一,叹圣临机德量由致,二,明藏摄分齐,三,辨教下,所诠宗趣及能诠教体,四,释经题目,五,分文解释。依光统立渐顿圆三教。渐中有三藏,所诠十玄百门。其中,释文举教有八义。即:一,一乘三乘分齐;二,具应;三,回三入一;四,空有;五、凡圣相由;六,常无常;七,三乘同门;八,辨法邪正。八会科判有十义别:一化主,二辨处,三菩萨,四生疑,五集众,六入定,七佛加,八出定不出定异,九动地雨华,十结会平等。《搜玄记》的不足之处是:“和尚章疏,义丰文简,致令后人多难趣入也”。现存比较通俗的版本是天津刻经处本。

猜你喜欢

  • 读书料

    一卷。不著撰人。此书首尾残缺,好像是类书,但所援引记载的材料,编次上没有规律,内容似一些零散的读书材料,故此书命名为《读书料》。本书所辑的佚书,经类有《五经通义》、《易乾系度》;史类有《东观汉记》、《

  • 易学识遗

    一卷。明朱睦(1517-1586)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1577)举宗正,领宗学事。喜藏书,学者称“西亭先生”,比之汉刘向。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传》。该书大旨都在论辨诸家之异

  • 钦定石峰堡纪略

    二十一卷。清乾隆四十九年敕撰。苏四十三起义失败后,清廷对伊斯兰教新教和撒拉族人民继续推行高压政策,因而又激起了田五领导的石峰堡起义。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四月,田五在甘肃巩昌府通渭县北六十余里的石

  • 泉湖山房稿

    三十卷。明曾同亨撰。同亨字于野。江西吉水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吏部。历员外郎中、南太常卿、大理卿,迁工部侍郎,进本部尚书,加太子少保,以病归。起南吏部尚书,加

  • 断肠集

    二卷。宋朱淑贞(约1131年前后在世)撰,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浙江)人。生卒年不详。生于仕宦之家,嫁为市井民妻,抑郁不得志。工诗词,善画,通音律。其诗词多惆怅幽怨之情

  • 绘图列女传

    十六卷。明汪某撰。汪某佚名,新安人。书前有汪庚序,以为此书为道昆作。以道昆万历十四年(1586)所刻《弘明集》、《广弘明集》字体证之,该书亦为万历年间所刻。书中纪年止于万历元年(1573),成书必在万

  • 尚书私学

    四卷。江昱(1。706-1775)撰。昱字宾谷,号松泉。仪征(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诸生,少时安贫好学。通晓诸经,嗜金石文字,又精声音训诂之学,擅长诗词。一生著述甚多,除《尚书私学》外,尚有

  • 左传札记

    七卷。清钱绮(1797-1858)撰。绮字映江,号竺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诸生。好钻研《左传》,深思博考,有所心得,就写于书眉上,定为七卷,成《左传札记》。其中分总札、条札、石经札数种。论非一事、

  • 连山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连山易》系北朝刘炫伪作之《易》书。《北史·刘炫传》称:“时牛弘奏购求天下遗逸之书,炫遂伪造书百余卷,题为《连山易》、《鲁史记》等,录上送官,取赏而去。后人讼之,经赦免死,坐

  • 性理群书句解

    二十三卷。南宋熊节(生卒年不详)编,熊刚大(生卒年不详)注。熊节字端操,建阳(今属福建)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具事。熊刚大亦建阳人,受业于蔡渊、黄干。为朱熹的再传弟子,嘉定进士,掌建安书院朱文公诸贤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