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夏小正

夏小正

①四卷。清周梦龄(生卒年不详)辑注。周梦龄,字蕖庄,湖北黄陂(今湖北黄陂县北)人,乾隆间诸生。是书以宋傅崧卿《夏小正》注本为主,采诸家之说以补其讹阙,也分为春、夏、秋、冬四卷。所不同的是,其书经传分条录记,经则抬格写,传则低格写;所取训诂即随文夹注,不仅解释音义,且于各家传本,时亦著其异同。是书注语虽过于简略,精义不多,但能抓住大概,使人易于领会。惟其既为辑注,则应将所录之注的出处全都列出,方称允当,而是书或记或不记,条例不一,则旧说新见无法剖别。案《夏小正》一书传写多误,有赖于作者订正。诸家辨证,大都附记自见,未敢轻移正文,而周氏逞其私臆,于经传多所窜改。如“七月初昏织女正东乡”与“斗柄悬在下则旦”,原书错落以记,是书并书之;又改十月星候为“初昏织女在北乡,南门见则旦”,也并列而书。周氏谓徐圃臣精于星度,故所论诸星悉依其解,检徐氏之书,固如是说,然未擅改经文。是书有秘书二十八种本。②一卷。清程际盛(生卒年不详)撰。程际盛,原名炎,字焕若,号东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所著书刊为《稻香楼八种》。不闻有《夏小正》注,诸家目录也没著录是书。是书所注,大多集录前人之说,无所发明,且很简陋。注中有“曾按”者,不知为何人,似此书不出于程氏一人之手。程氏全集中未录此书,此书或为家塾读本,今据《稻香楼八种》本录。

猜你喜欢

  • 古本大学辑解

    二卷。清杨亶骅撰。亶骅字铁帆,山西晋州(今河北晋县)人。是书首有亶骅自序,称世传《大学》,皆本于朱门之书,非孔门原书。王阳明著《大学或问》申发阐明古本,义旨精当。毛先舒的《格物说》出,格致之义才开始确

  • 本草集注叙录

    一卷。梁陶弘景(456-536)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东南)人,历宋、齐、梁三朝。博学多才,通儒道,工医学。著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医书,原书久已

  • 南华评注

    不分卷。清张坦(生卒年不详)撰。张坦,字方平,号一庵,泰安(今属山东)人。撰有《南华评注》一书,此书成于康熙十七年戊午(1687)。书前有序,说他广求古注数十余家,采其简当,删其繁芜,又参以己意作为评

  • 御题高义园世宝帖

    四卷。清范来宗(1737-1817)刻。范来宗,字翰尊,号芝岩,一号支山,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宋范仲淹后裔。乾隆四十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范来宗善于行楷,且工诗画,有《洽园诗稿》等。该法帖中范氏有自

  • 鹤泉文钞

    二卷。清戚学标(生卒年不详。)撰。戚学标字翰芳,号鹤泉,安徽太平(今黄山)人。少年从师齐召南,称高足。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官河南涉县知县。因性格耿直,每与上司不合,被罢官。后改任宁波府教授,

  • 权文公集

    十卷。唐权德舆(761-818)撰。权德舆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奉安)人。少以文章知名。德宗建中元年从政,累官至宰相、刑部尚书,后出镇兴元,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德舆善诗文,精通经术。长于五古。著有《童

  • 玄应音义

    玄应《一切经音义》之简称。

  • 续修云林寺志

    八卷。清沈彪纂。沈彪,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翰林院编修。灵隐(位今杭州市)为浙江首刹,自韩昌黎始为寺纂志,其后有孙治、吴门徐增修成《灵隐寺志》。清康熙皇帝赐“云林”匾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厉鹗之续修

  • 宣化府志

    四十二卷,首一卷。清王者辅、王畹修,吴廷华纂。王者辅,曾任宣化府知府。王畹,句曲人,宣化府知府。吴廷华,字仲林,号东壁,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官兴化府通判。乾隆初年,郡守王者辅设局修志,稿未竣,

  • 玉壶清话

    见《玉壶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