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回溪医案 慎疾刍言

回溪医案 慎疾刍言

《回溪医案》一卷,《慎疾刍言》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回溪医案》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载内科医案三十二条、妇科医案四条、外科医案十二条,共列五十五证,每证间有兼收数案者。案中详述病史、病因、病证以及治疗原则。对于疑难病证,一经诊辨,斡旋补救,其效如神。徐氏治学严谨,治病善于审证求因。并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病因、症状,以及受病部位,进行辨证论治,颇有独到见解。辨证、制方、遣药切于病情,并强调痰火痰热应与各种痈症鉴别,但病固、病机互相间又有联系。多为经验之谈,颇有临床意义,对后学很有启发。《慎疾刍言》又名《医砭》。为徐氏指陈医界流弊,以期医家谨慎治疾而作。此书成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分为补剂、用药、中风、咳嗽、吐血、中暑、痢疾、阴证、老人、妇女、小儿、外科、治法、制剂、煎药、服药、延医、秘方、诡诞、宗传诸篇,共十九篇。对误用补剂、内科杂病误治、不同患者如老人、妇女、小儿治疗上的区别、外科病证治法等简要论述,倡导因病施治。精理名言,出以浅显,于俗医之失,亦多纠正。论说明畅,议论中肯,颇多临证体验。上述二书,可供临证者有所抉择,不致淆惑。医案中间附王士雄按语,十分精审,可供参考。有《徐氏医书八种》本,《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著录。《回溪医案》有咸丰五年(1855)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本,咸丰七年(1857)刊本,光绪元年(1875)河南聚文斋刻本。《慎疾刍言》有《徐氏医书》诸种本,道光十八年(1838)蔡氏涵虚阁刻本,《中国医学大成》本。

猜你喜欢

  • 阴符经注

    ①一卷。南宋唐淳撰。唐淳,号金陵道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阴符经注》一书流传于世。《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学者研究注释《阴符经》,始于唐而盛于宋。唐宋注释《阴符经》者多家,各家从不同角度

  • 愚谷丛书

    见《拜经楼丛书》。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物异考

    一卷。明方凤(详见《方改亭奏草》条)撰。此书共一卷,分水异、火异、眚异、木异、金石异、人异、虫异七条,专记历代灾异之事。然历代实事,见于正史、杂史者不可胜记,而方凤只于每条举二、三事,真所谓挂一漏万也

  • 上元江宁乡土合志

    六卷。陈作霖编。宣统二年(1910)江楚编译局刻本。陈作霖,字雨生,号伯雨,晚号可园,清末民初江苏南京人。历任金陵官书局分校、奎先书院山长、上江两县学堂堂长、江楚编译官书局分纂、南洋官报局总纂、江苏省

  • 自怡集

    一卷。明刘琏撰。刘琏,字孟藻,浙江青田人,生卒年不详。诚意伯刘基长子。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后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所胁,坠井死,年仅32岁。事迹附见《明史》刘基传。此

  • 墨客挥犀

    十卷。旧题宋彭乘撰,实则后人伪托。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此书是两宋间人采辑诸书而成,故宋时传本,不题撰人姓名,知非彭乘所撰,则无自疑为赝作矣。所采诸书,以魏泰《东轩笔录》、沈括《梦溪笔谈》、惠

  • 镜花缘

    清李汝珍(1763-1830)撰。李汝珍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他读书不喜欢作八股文,因此未得过什么功名。一生多在江苏海州生活。他博学多才,当时就颇有诗名,尤精于音韵学研究。刊行的著作,除

  • 容斋四六丛谈

    一卷。宋洪迈(1123-1202)撰。洪迈生平详见《史记法语》条。此集为洪迈从《容斋五笔》中掇其论四六之言别为一卷。疑与《容斋诗话》为同时所辑。《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所论较王铚《四六话》、谢伋《

  • 名物考

    十卷。明刘侗(生卒年不详)撰。刘侗著有《帝京景物略》。此书分二十三部,后附《物理考》、《通微志》二篇。全都是采辑类书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