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卷。明顾宪成(1550-1612)撰。顾宪成字叔时,别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无锡(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同弟顾允成和高攀龙在东林书院讲学。
一卷。南北朝时期陈朝虞荔撰。虞荔,字山披,谥曰德,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人,生卒年不详。梁朝时曾为中书舍人。陈文帝时召为太子中庶子,领大著作。因其母死于侯景之乱,由是终身布衣蔬食,不听音乐,受到文帝
一卷。明郑鄤(1594-1639)自编。郑鄤字谦止,号峑阳子,江苏武进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选庶吉士。崇祯十二年(1639年),因被诬以杖母不孝,被磔于市。郑氏工诗能文,著有《峑阳集》。此谱
一卷。旧题唐李翱撰。《新唐书·艺文志》作“陈翱”,原注云:“宪穆时人”。《宋史·艺文志》有李翱《卓异记》一卷,又有一本作陈翱,注云:“一作翱”。《四库提要》考其均不确。书中所记多为唐代盛事,故题名“卓
一百六十九种,四百九十卷。清俞樾(已著录)撰。全书包括《群经平议》十六种三十五卷、《诸子平议》十五种三十五卷、《第一楼丛书》九种三十卷、《曲园杂纂》五十种五十卷、《俞楼杂纂》五十种五十卷,其余为《宾萌
一卷。明徐官撰。徐官字元懋,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徐官是魏校的门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魏校曾作《六书精蕴》,以篆改隶,又以古篆改小篆,穿凿附会。徐官承其师之衣钵,谬为高论,在摹印一事上,动辄引“六书
三卷。唐昝殷(详见《食医心鉴》)撰。此书约成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产宝》。原书久佚,后由周颋等辑成,编次为上、中、下三卷,并附续编一卷。上卷论闭经、带下,并列妊娠各方。中卷为坐月、难产。下卷载
十卷。明姚兖(约1582年前后在世)编。姚兖,字叔信,号元岳,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何三畏为作小传,称其少以事系狱,与诗僧同羁,因得其诗法。盖其派出自山林,故所作终无俗气。王稚登《序》称其诗清真古淡,
不分卷。美国人泰西·杜步西(1845-1910)撰。杜步西是美国南长老会教士。1872年来华,先后在杭州、苏州传教。著有《“姑苏”——江苏的省会》(1899)等书。此书是作者宣扬基督教的一部传道之作。
① 三卷。《补遗》一卷。清孙之騄编。其生卒年不详。之騄字子骏,号晴川,又号南漳子。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清代著名学者。贡生,雍正间官庆元县教谕。性耿介,博学好古,尤专经学。著述颇丰,除编有《别本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