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石经考异补

唐石经考异补

一卷(涵芬楼影印本)。孙毓修编次。毓修字星如,江苏无锡人。书不分卷,后有戊午二月孙氏跋。此书本是袁廷梼手写的钱大昕《唐石经考异》稿中,臧庸堂、顾千里、瞿中溶、袁廷梼诸家批校的签记。涵芬楼影印钱稿时,孙氏鉴于其中夹笺,殊阙失序,至不可读,于是把这些签记加以整理,另外刊行,名之曰《唐石经考异补》,使与钱稿并行,并作跋于卷末。其跋语则就钱稿与诸家签记合而论之。据孙跋谓诸家签校,《易》《诗》《书》出於臧氏,三礼则顾、瞿二家俱有按语。今按书中《诗》“洌彼下泉”条下有云:“廷梼按,《易·井,九五》‘洌寒泉食’,亦从水。毛传:‘洌,寒也。正与《易》合。”又“织文鸟章”条下有云:“廷梼按,今承石刻之误者,似亦当附考正。”又《诗》“媿”字条下有云:“中溶案,《礼记》‘尚不愧於屋漏’,石经作‘愧’,《释文》云:‘不愧当作媿’。”又“不坼不副”条下有云:“中溶案,《易·解》‘百果草木皆甲坼’,石经亦作‘坼’,毛本、监本皆作‘折’。”这说明毛诗中亦有瞿氏校语,而不仅是庸堂的夹签。全书之中也还有袁氏校语,也不仅是臧、顾、瞿三家的夹签。孔氏跋中,对于《诗》中的瞿氏校语以及上述袁氏校语皆未提及,是漏记了。又按诸家所加签校,除《易》、《书》、《诗》、《礼记》、《公羊》、《尔雅》之外,《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穀梁传》、《孝经》、《论语》诸书皆不见签校,这又是诸家之所未及。至于其中顾氏对于臧氏校语颇多批评,则是由于所见不同,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读者可以纵览诸家校语,参以石经及各本的异同,自己作出判断。臧氏名庸,字拜经,庸堂其本名,江苏武进人。顾氏名广圻,千里其字,江苏元和人。瞿氏名中溶,字木夫,江苏嘉定人。袁氏名廷梼,字寿阶,江苏吴县人。

猜你喜欢

  • 世说新语

    三卷。南朝宋刘义庆(403-444)撰,字不详,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之侄,袭封临川王,历任秘书监、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职,位终南充州刺史。义庆虽权势显赫,但《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

  • 保幼大全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史通削繁

    四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谥文达。纪昀贯通儒家典籍,旁及百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

  • 古本大学质言

    清刘沅撰。沅著有《四书恒解》,认为文字简略,学者拘泥于常说,不能遽通其义,故又作此书,朴实说理,期在人人可知,故名《质言》。是书大旨多主义理,唯不宗宋儒。如谓“明明德”三字,“明明”二字相连,明而又明

  • 扁善斋集

    三卷。清邓嘉缉撰。邓嘉缉,字熙之,江苏江宁(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其祖父为道光间两广总督邓廷桢,其父为太仆寺卿浙江知府邓尔晋。优贡生出身,官训导。为徐州兵各道署幕客时间最久,又为云龙书院院长,晚年在

  • 六官骈萃

    八卷。清张荫春撰。荫春,安徽六安人,清中叶诸生。书首有吴廷选序。卷一至卷八分别为天文类、地理类、人伦类、财赋类、官职类、礼制类、乐律类、政治类。是书实乃供制艺用,所以分析周礼五民、考工记如类书,以天文

  • 眉山诗案广证

    六卷。清张鉴(1768-1850)撰。张鉴,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字春冶,号秋水,嘉庆副榜,官武义县教谕,家贫,靠卖画自给,著述甚丰。眉山诗案即宋代所谓乌台诗案。宋元丰三年(1080)御史何正臣等劾奏

  • 磵东诗钞

    十卷。清欧阳辂(1767-1841)撰。欧阳辂原名绍洛,字念祖,号磵东,湖南新化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举人。后屡试不第。道光二十一年(1841)卒,年七十五。欧阳聪慧,九岁补县学生员,尚清贫。博

  • 金石文字辨异

    十二卷。清邢澍撰。邢澍(约1752-1822)字雨民,一字佺山,阶州(今甘肃都武)人。官浙江候补知府。与孙星衍合撰有《寰宇访碑录》。邢澍从学于钱大昕,究心于金石文字。因文字变迁,由篆变隶,由隶变正书,

  • 所愿学斋书钞

    六种。清沈梦兰(生卒年不详)编。沈梦兰字古春,乌程(今属浙江省吴兴县)人。沈氏博通诸经,尤深于《周礼》。所收六种为《周易学》、《毛诗学》、《尚书学》、《周礼学》、《孟子学》、《五省沟洫图说》。其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