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新讲义

周易新讲义

十卷。宋龚原撰。龚原字深甫,又字深之,原进士高第,官至兵工二部侍郎,曾为王安石门人。《宋史》有传,详参。此书久佚,日本有活字本,杨守敬刊入《佚存丛书》中。邹浩为原书作序,称自熙宁以来凡学《易》者靡不以龚原为宗师。此序见于《道乡集》。龚原注《易》多宗王弼,实为王弼之支流。今存《佚存丛书》本。

十卷。耿南仲(?-1129)撰。耿南仲,字希道,北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历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等职。为政畏战主和,依违迁就。《周易新讲义》原名《周易解义》,《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卷。耿南仲认为“《易》之道有要,在无咎而已。要在无咎者何,善补过之谓也。”(《周易新讲义自序》),故该书因象诠理,随事示戒,切实有益。但过于强调无咎,未免有流入黄老之嫌,消极作用亦不可低估。该书《四库全书》收入,并有日本国佚存丛书本。

猜你喜欢

  • 毛诗乐府

    一卷。清梁绳武(生卒年未详)校订。此书题目后题无名氏编,剑叟谱正,次题门人梁绳武校订。其前载小引云:“客有持《毛诗乐府》者,编次一目了然。但作者不知谱,遂觉格于喉而不可歌。因就其义,按谱而填以词,意恐

  • 周易说略

    四卷。清朝张尔岐撰。张尔岐(1612-1677)字稷若,山东济阳人。明诸生。严格恪守朱子之学,因此作此书以发明《本义》之旨。其中第四卷分为两部分,所以也作五卷。李焕章作《尔岐传》说是八卷;不对。《四库

  • 支雅

    二卷,清刘灿撰。刘灿字星若,浙江镇海人。嘉庆优贡生。《支雅》谓之“支”者,盖所释乃《尔雅》之“支”也,故《支雅》为补充《尔雅》之作。是书仿《尔雅》体例,唯不用《尔雅》十九篇之目,另分《释词》、《释人》

  • 榴园管测

    五卷。清王元复(生卒年不详)撰。王元复字能愚,号醒斋,湖南邵阳人。康熙岁贡,提倡理学。《榴园管测》是王元复编辑《永乐性理大全》中所列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书》、朱子《易学启蒙》、蔡元《定律吕

  • 读诗辨字略

    三卷。清韩怡(生卒年不详)撰。怡丹徒(今属江苏)人,生平无考。是书就经传记文诸书所引毛诗,分辨其字之异者,而定所从,尤严于字体。认为凡经传中字而《说文》中无者,皆俗字,而尽量求其古文古字以订证之——或

  • 学庸述易

    一卷。清华承彦著述。华承彦字屏周,直隶天津人。是书首有蒋兰畲序,称承彦学《易》近二十年,晚才求之《大学》、《中庸》,悟其节次,上同于《易》,节节疏解而证明,视以李光地等以大易说《中庸》者有别。次则自署

  • 说文解字注匡谬

    八卷。清徐承庆(生卒年不详)撰。承庆字梦祥,一字谢山,元和(今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至山西汾州府知府。是书专匡段氏之谬,归纳为十五种:(1)“便辞巧说,破坏形体”;(2)“臆决

  • 广丰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双全等修,顾兰生等纂。双全,满州正黄旗人,汉军翻译生员、吏部笔帖式,同治九年署任广丰知县。顾兰生,江西广丰人,官广东惠州府知府。《广丰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刻印。此志体例依照省颁

  • 古谣谚

    一百卷。清杜文澜(1815-1881)辑。杜文澜,字小舫,浙江秀水人。曾官江苏道员和两淮盐运使。工于词,著有《采香词》、《词律校勘记》。据《古谣谚》载刘毓崧序,知此书辑成于咸丰十一年(1861)以前。

  • 古文集成前集

    七十八卷。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王霆震、亨福的生卒与履迹均不详。亦不著时代。观其标识名字,魏征作魏证,而宋人奏议于朝廷国家诸字皆空一格,盖南宋书肆本。卷端题新刊诸儒评点字。凡吕祖谦之《古文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