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兴长桥沈氏家集

吴兴长桥沈氏家集

二十九卷。清沈家本(1840-1913)辑。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归安(今浙江湖州)人,清光绪进士。家本曾先后任清代天津知府、保定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大理院正卿等要职。家本在刑部曾专治法学,主持修法律,废止酷刑,以所修订《大清现行刑律》取代《大清律例》,并制订《大清新刑律》,对刑律进行改革。家本有大批编著留世,多为律法著作,仅《丛书综录》就收其著述三十一种,如《沈寄簃先生遗书》,编有《枕碧楼丛书》。《沈氏家集》辑有家本同宗沈国治以下五人诗文二十九卷。沈氏家集内含《韵香庐诗钞》二卷。清沈国治(生卒年不详)撰。沈国治,字韵亭,为沈家本曾祖父,序称其祖博学能文,曾屡试不第,原遗诗文存稿甚丰,因家贫无力刻印,渐致散失,经沈家本搜寻遗稿得诗二卷,共辑八十九首。《蓼庵手述》,一卷,清沈蓼庵(生卒年不详)撰,辑有《沈氏宗室传略》、《宗谱》等六篇。《春草堂集》,二十二卷,清沈丙莹(?-1870)撰。沈丙莹为沈家本父,清道光进士,曾任刑部郎改御史,出任贵州太守,因受同僚排挤,年未衰即引退,主持浙江精舍。其在刑部任内,勤于职守屡平冤狱,不自表以图赫名;在贵州时,烽火四起,辟盗如毛,曾围困贵州,沈丙莹不避艰险,与士卒同巡城,夜宿营帐,旬月须发尽白。虽时处险恶仍吟咏不辍。本辑辑文二卷,十三篇;诗五卷,二百五十首;随笔八卷,共七百零五则。《贵阳官文偶存》一卷,计文稿十三篇。《看山楼草》二卷,沈彦模(生卒年不详)撰,沈彦模,字子范,家本三弟,早年去世,辑其遗文稿赋、赞等十二篇。《松桂林草》二卷,沈家霖(生卒年不详)撰,沈家霖,字子文,为家本五弟,早逝,性沈默,好学深思,工书法,本集辑其遗稿赋、序、铭等十五篇,诗四十三首。今有清宣统三年(1911)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穀梁范注阙地释

    二卷。清彭梦日撰。梦日以字行,湖南湘乡人。他认为春秋地名见于《左传》中最多,杜预《春秋经传集解》释地号为详赡,但还阙五百六十五条。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以杜预注已赅备,只略挈其要,但也时有违异。杨士勋

  • 左传旧疏考正

    八卷。清刘文淇(1789-1856)撰。文淇字孟瞻,仪征(今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嘉庆二十四年优贡生,为侯选训导。贯穿群经,对《左传》用力尤勤。唐孔颖达《五经正义》行,汉魏六朝诸儒说经之书逐渐

  • 庄简集

    十八卷。宋李光(1078-1159)撰。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调开化令,有政绩。历太常博士,迁司封。因论士大夫佞谀成风,得罪王黼,贬阳朔县。高宗时,擢吏部

  • 陆篑斋集

    十卷。《外集》二卷。明陆垹撰。生卒年不详。陆垹生平见《篑斋杂著》一卷辞目。此集为郁天民所编。外集二卷,而附录为诰敕、志状及赠送,诔奠的文和士民颂德的内容。徐阶志其墓,称垹读书耻为章句,尝曰:“人心与事

  • 春秋集解读本

    十二卷。清吴应申撰。应申字文在,安徽歙县人。作者以解说《春秋》之作卷帙浩繁,难于遍读,于是汇辑众说,择其合于经义者详注于经文之下,以便读者。从作者自序看,此书应属所谓“课读之本”,其意不在于解说及阐发

  • 东河棹歌

    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晚号松存。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咸丰十一年冬(1861)太平军攻入杭州,与兄丁申在战乱中购买图书,共万余卷。藏书室沿用其祖父丁国典八

  • 申鉴

    五卷。汉荀悦(148-209)撰。荀悦字仲豫,颍阳(今河南许昌)人,相传是荀子的后代。幼年家贫无书,每见一书,览后多能背诵。献帝时,侍讲禁中,官至秘书监、侍中。献帝因班固《汉书》文字繁多难读,乃命悦依

  • 孝经正义

    三卷。唐玄宗(685-762,713-755在位)注,宋邢昺(932-1003)疏。唐玄宗李隆基,唐睿宗之三子。盛唐较开明之皇帝,用贤相,出现“开元盛世”,比于“贞观之治”。天宝年间后宠爱杨贵妃,任用

  • 杂病治例

    一卷。明刘纯(生卒年不详)撰。刘纯字宗厚一字景厚,为当时名医,咸宁(今陕西西安)人。其父受学于朱震亨。著有《玉机微义》、《医经小学》、《伤寒治例》等书。本书成于永乐六年(1409)。末附有《兰室誓戒》

  • 读春秋

    二卷。清赵良(详见《读易经》)撰。良著有《肖岩经说》,该书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作者晚年之作。《读春秋》分上下二卷,大抵就他本人平时读经所得,随笔载记,故书中不载经文,也不尽释《春秋》全经,有所见就分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