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香山馆诗存

古香山馆诗存

三卷,清彭洋中(1803-1864)撰。彭洋中字彦深,号晓杭。湖南湘乡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官至四川潼川府知府。彭洋中有济世之才,其任邵阳学官时,颇著勤劳。晚宦潼川知府半年,勤政爱民,潼川人称为循吏。著有《古香山馆文存》等。此为诗集,共三卷。为洋中死后,其子廷弼搜辑遗稿付刊的。前半虽偶有佳句,格律未纯。后半则风格浑成,几欲入古人之室。如卷二叠韵《酬张禹图次韵见赠之作》、《奉酬袁少岘即以送行、游白云洞》、卷三《听雨图为邓四丈湘皋题》、《寿朱翁寿万六十》、《寄张玉夫》、《寿刘瘦亭六十》等篇,是为佳作。其尤佳者,据廷弼跋记郭嵩焘称洋中诗:“至官邵后,字字精妙,卓然自成一家。”而刘蓉《养晦堂诗集》题洋中遗诗五古五首自注亦云:“君为诗、古文,皆盛于官邵阳时。虽嵩焘之词不免稍有溢美,然可知当时朋好颇有定评。”此刻本镌误之字颇有,是为一憾。有清同治十三年(1874)家刻本。

猜你喜欢

  • 古文官书

    一卷。汉卫宏撰,清任大椿辑。卫宏,字敬仲,东海(今山东郯城县西北)人。光武帝(刘秀)时官拜议郎。初从谢曼卿学《毛诗》,后从杜林受《古文尚书》。尚著《汉官旧仪》四卷。所撰《古文官书》,隋、唐志并著录一卷

  • 毛大将军海上情形

    明汪汝淳(生卒年不详)撰。汝淳,京师人,其他不详。该书作于天启三年(1623年),当时文龙尚雄据皮岛,据此岛可以北制女真、东控朝鲜,为明代屏藩。作者极称文龙之功,兼涉当时辽东形势。现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旧

  • 国门集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 廿一史独断

    二十一卷,明张自勋撰。自勋字单庵,南昌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著有《纲目续麟》、《卓庵心书》。《廿一史独断》是从廿一史中挑出其失误之处予以纠正,每一史列为一卷。其纠体例之失的占十之三四,纠议论之失的占十

  • 田间易学

    十二卷。清钱澄之(1612-1694)撰。澄之原名秉镫,字钦光,自号田间老人。安徽桐城人。家世学易,明诸生,又曾经问道于黄道周。初撰一书,名为《易见》,因其避兵于闽地,失掉原本,后追忆其意撰一编,名为

  • 永徽法经

    三十卷。政书。元郑汝翼撰。汝翼字鹏举,河南人。少时读书,学刑名家,罔不涉猎,得法外意。中金朝律科,任刑部检法。入元后,累官大理丞、奉直大夫左三部郎中等。是书作于中统癸亥,意主发明唐律,故名《永徽法经》

  • 衡斋算学

    七册。清汪莱(1768-1813)撰。汪莱字孝婴,号衡斋,安徽歙县人。他自幼家贫,但酷爱学习,年十五,补府学生员,二十岁后,读书于吴县(今苏州)葑门外。在学术上颇受学者江永、戴震影响,他力通经史百家及

  • 周易辩录

    四卷。明杨爵(1493-1549)。爵字伯修,富平(今属陕西)人,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七年始得释。其事迹见《明史》本传。《周易辩录》一书前有自序,题“嘉靖二十四(1545年)乙巳

  • 潘刻五种

    五种,十五卷。潘祖荫(详见《滂喜斋丛书》)编。此丛书刻印了其先人潘世恩撰写的《思补堂笔记》,《思补堂笔记》分为荣遇、述德、循陔、思源、掌故、文衡、管间、易名等八项,分列八卷,记载所见所闻,详实可信。其

  • 静海县志

    ①四卷。清阎甲胤修,马方伸纂。阎甲胤,陕西渭南人,贡生,曾任静海县知县。马方伸,顺天密云人,举人,曾任静海县学训导。静海其志创修于明天启天间,其书藏于县库,然顺治初年损于兵乱。康熙十一年(1872)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