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文尚书舜典注

古文尚书舜典注

一卷。晋范宁(339-401年)撰。清马国翰辑。范宁字武子,南阳顺河(今河南淅川东)人,东晋经学家,官至豫章太守。范宁治经反对何晏、王弼之玄学,推崇儒学,所著《春秋穀梁传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穀梁传》注解,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另著有多种经书注解,均已亡佚。《隋书·经籍志》有《古文尚书舜典》一卷,下标“晋豫章太守范宁注”。梁时有《尚书》十卷,范宁注亡。《旧唐书·经籍志》有《尚书》十卷,题孔安国传,范宁注。《新唐书·艺文志》也载有范宁注《尚书》十卷,说明范宁所注之《尚书》在隋时已亡,到唐代又复出现,现在又亡佚了。马国翰所辑是从梁刘昭《续汉志注》、唐释玄应《一切经音义》以及宋李昉等人所编《太平御览》诸书中辑得,共有十二节。其中多引郑玄、马融之说,自己常有发明。本书有玉函山房本。

猜你喜欢

  • 邱县志

    ①八卷。清王恪修,韩思圣纂。王恪,字汝殷,号质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籍,浙江慈谷人。邱县知事。韩思圣,邑县贡生。该县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侯国安,康熙四年(1665)县令张廷略加润

  • 心园丛刊一集

    五种,八卷。清徐珂编。徐珂,生平事迹不详。丛书所收清李文田《李文诚公遗诗》为其子所辑,李文田著述颇多,但刊印甚少。其他几种为唐樊宗师《张恕斋本樊绍述遗文》一卷(清张庚注),徐珂辑《谭仲修先生复堂词话》

  • 金石萃编补正

    四卷。清方履篯撰。方履篯(1790-1831),字彦闻,河北大兴(今北京市)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举人。官至福建闽县知县。所著书有:《富蘅斋碑目》六卷、《河内县志》二十卷、《武陟县志》二十卷、《

  • 源流至论

    亦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生卒年不详)撰。林駧字德颂,宁德(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

  • 周官总义职方氏注

    一卷。宋易祓撰。易祓另有《周易总义》,已著录。宋赵希弁《读书附志》载易氏《周官总义》三十卷,且云许仪序刻于衡阳,此本今不传。清乾隆时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裒合《天官》、《春官》、《秋官》、《考工记》

  • 冤魂志

    见《还冤志》。

  • 注解伤寒论

    十卷。金成无己(1063——1156)注。成无己,本为宋代山东聊摄(今山东省阳谷县)人,靖康(1126)后其地入金,遂为金人。他出生于医业世家,聪敏好学,博闻强记,对医理研究精深,于临床亦颇有经验。成

  • 百问答

    无卷数。比利时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字信末,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1680年被召回国,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招募新教士,一方面是为向罗马教皇说明中国对仪式问题的立场。在此期间

  • 静轩集

    十三卷。明陈宜(约1456前后在世)撰。陈宜字公宜,号静轩,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由工科给事中历官至兵部侍郎。据明路璧所作《陈宜小传》中称宜“有《金台集》、《金陵集》、《

  • 驳吕留良四书讲义

    不分卷。是书首录雍正九年(1731)十二月十六日上谕一道。次录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朱轼、礼部右侍郎吴襄等崇正黜邪一疏。编修顾成天奏请将留良之《讲义》、《语录》派员查阅,将书中抄袭先儒及议论悖谬、引据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