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斋文集
十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为其孙吕慎多等所刊,共十卷。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最为笃实。此书亦多有裨世道之文。而其编录出于后人之手,一切俳谐笔墨,无不具载。《韩愈杂说》仅数条,其他寓言惟《毛颖传》、《石鼎联句》编入书中,《革华传》、《嘲鼾睡》诸篇概不编入。而至于应俗之文,则连牍不已,可见编者水准之下。四库已存目。
十卷。明吕坤(1536-1618)撰。吕坤,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河南宁陵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累官刑部侍郎。著有《四礼疑》,已著录。是书为其孙吕慎多等所刊,共十卷。坤于明季讲学诸儒中,最为笃实。此书亦多有裨世道之文。而其编录出于后人之手,一切俳谐笔墨,无不具载。《韩愈杂说》仅数条,其他寓言惟《毛颖传》、《石鼎联句》编入书中,《革华传》、《嘲鼾睡》诸篇概不编入。而至于应俗之文,则连牍不已,可见编者水准之下。四库已存目。
八卷。明范理撰,范理字道济、天台(今属浙江)人。宣德庚戌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其书上起西汉,下迄唐代,前面先列诸帝王事迹,后面摘叙诸臣事实。材料来源及写作体例,主要参据正史,但其所分谋臣、丞相、名
十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庄述祖,字葆琛,江苏武进(今名同)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至山东昌乐、潍县知县。庄述祖少传其父庄存与之学,属常州学派,精于经学,著有是书及《尚书古今
一卷。清强汝询撰。强汝询在咸丰五年(1855)依据《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郡国志》、《汉书》和《后汉书》的本纪、列传及其注释等,编撰成《汉州郡县吏制考》一书。书前有强汝询《自识》,书末附有《杂论》
十二卷首一卷,清辜培源、欧阳衔修,曹永贤等纂。欧阳衔,安福人,进士,曾任盐源县知县。《盐源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共十二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建置、沿革、舆地、山川。以下二十三门均未列
四卷。清盛昱撰。盛昱字伯熙,满洲镶白旗人,生卒年不详。昱为光绪进士,官至祭酒。勤奋博学,莫不周悉,博考诸家,对史学功力颇深,考订经史、中外地舆,尤以熟悉清代掌故见长。著有《郁华阁遗集》、《意园文略》、
三卷。美国固来纳(生卒年不详)撰,英国付兰雅口译,清王树善笔述。固来纳,纽约人,从小学习农业知识,对农学有一定研究。《农务化学简法》主要论述植物与肥料之间的关系、肥料的制造及肥料对植物产生作用的原理等
三十二卷。清梁履绳(1748-1793)撰。履绳字处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诗正孙,乾隆戊申(1788)举人。他汇辑各家对《左传》的解说而进行折衷,成书六种,命名为《左通》。其一为《补释》,其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一卷。宋释文莹(约1060年前后在世)撰。此书旧本题宋释文莹撰,《宋史·艺文志》载《玉壶诗话》十卷。或题《玉壶野史》,此本为《学海类编》所载,仅寥寥数页,以《玉壶诗话》校之,当是书贾所为。凡书中于诗有
三卷。又名《周易孔义》。明高攀龙(1562-1626)撰。攀龙字云从,一字存之,号景逸,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赠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卒谥忠宪。《明史》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