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半农春秋说

半农春秋说

十二卷。清惠士奇(详见《半农易说》)撰。惠士奇之父惠周惕,擅长说经,力追汉儒之学。惠士奇承其家学,青出于蓝,尤精于三礼。此书以礼为纲,以《春秋》之事为目,分类排比,并节取三传附之于下,亦闻以《史记》诸书佐之。其史实多据《左传》,论断则多采《公》、《穀》。各条之后往往附辨诸儒之说,而每类之后又有总论以阐发自己的观点。其书体例大致出于宋张大亨《春秋立礼例宗》、沈棐《春秋比事》,但只分卷帙,不设子目,亦无凡例,殊难观看检索,不知张沈二家之书。然其引据考证则比二家典核。其论说旨在阐发《春秋》之义,但大抵不出旧说窠臼,《四库提要》誉之持平,实则平庸。其间亦有发前人之未发者,如其云:“《春秋》之例,凡列国臣子弑其君则直书弑,非其臣及其子亦非其国则书戕。鲁四君弑,一君戕,皆不书于册。……人皆知《春秋》尊宗周,莫知《春秋》尊宗国,《春秋》以鲁为列国之宗而尊之,故《孟子》曰:‘《春秋》天子之事也。’董仲舒亦谓“春秋”有王鲁之文。……是以孔子独尊之,以为至尊无弑道,故不书弑而书薨,不地,亦不葬,至尊之体当然。”但以今观之,则亦属臆度之词,至于其书于灾异之类,反复辨诘,务申董仲舒《春秋》阴阳、刘向、刘歆《洪范》五行之说,《四库提要》己讥其过信汉儒、物而不化。现存乾隆十四吴氏璜川书屋刻本、阮刻《经解》本、《经学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

  • 中庸四记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大学古本私记》)撰。光地著有《中庸余论》、《中庸章段》。是书刊于道光五年(1825)。其玄孙李维迪于跋中说,从售书者中检查是书为先公手迹,又书中有两处与先公著书相同,故认定是先公

  •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

    见《素问直解》。

  • 河南程氏全书

    六种,六十四卷。又名《二程全书》。宋程颢、程颐撰,宋朱熹辑。六种为《河南程氏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朱熹编)、《河南程氏外书》十二卷(朱熹编)、《河南程氏文集》十二集遗文一卷附录一卷(十二卷中程颢四卷

  • 雷公炮制药性解

    六卷。明李中梓(详见《内经知要》)。此书为本草类著作,为李氏博采诸家本草之长,结合临床经验,于崇祯二年(1629)撰成。全书共分金石、果、谷、草、木、菜、人、禽兽、虫鱼九部,载药三百二十三种。金石部为

  • 郭令公遗事

    一卷。明来棐编,其子文豸续编。来棐字体忱,陕西华州(今华县)人,曾官任确山县令。来氏曾采辑唐郭子仪、宋寇准遗事,撰成《郭寇随笔》二卷。此书即第一卷。因仅刊此卷。故改题《郭令公遗事》。书中列有采用书目,

  • 诗考校注

    一卷。宋王应麟(1223-1296)撰,清卢文弨(1717-1796)增校。应麟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庆元(今浙江宁波)人,淳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精于经史、地理,善长考证,著作极多,有《深宁集

  • 笑岩集

    四卷。明代释德宝(1512-1581)撰。德宝,字笑岩。晚年居北京柳巷精舍,以禅道接引诸方学者。袾宏、真可、德清等都曾从他叩问禅要。所作《笑岩集》,亦称为《笑祖语录》,为语录体佛书。德宝录集平生学法所

  • 陆词切韵

    ①一卷。隋陆词撰,清顾震福辑。日本狩谷望《倭名钞笺》谓陆词即法言,甚是。“词”与“法言”,名、字相应。隋唐间人多以字行,故字行而名隐耳。新旧《唐志》并著录陆慈《切韵》五卷,“慈”盖“词”之误字。自《广

  • 戊戌政变记

    九篇。梁启超(1873-1929)撰。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十七岁中举。师从康有为,人称“康梁”。光绪二十一年(1895),参加“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和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