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堂书钞

北堂书钞

一百六十卷。隋末唐初虞世南(558-638)撰。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县)人。在隋为秘书郎,文章婉缛,与其兄虞世基皆有名,时人以比“二陆”(陆机、陆云)。入唐,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太宗即位后,官至秘书监,银青光禄大夫。曾经向僧智永学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全唐诗》收其诗一卷。《北堂书钞》为虞世南任隋秘书郎时所撰。“北堂”是隋代秘书省的后堂。唐刘禹锡在《嘉话录》中曾说:“虞公之为秘书,于省后堂集群书中事可为文用者,号为《北堂书钞》。”据新、旧《唐书》的《经籍志》、《艺文志》著录,原《北堂书钞》为一百七十三卷。内容摘录群书词句,分类编排,共八百五十二类。供文人写诗文时选择使用,但原书散失很多。现通行是明代万历年间常熟陈禹谟的校刊本,但经过删补窜改,并将唐太宗贞观以后和五代十国的书中内容加入其中,失去了原书的面目。钱曾《读书敏求记》云:“世行《北堂书钞》搀乱增改,无从订正。向闻嘉禾收藏家有原本,寻访十余年而始得,翻阅之,令人心目朗然。”朱彝尊《曝书亭集》亦称曾见《大唐类要》百六十卷。反复观之,即虞氏《北堂书钞》。但现在嘉禾旧本及《大唐类要》,都不得见。陈禹谟校刊本,其增补部分,虽然都注明“补”字,但所改部分,已无从知道。明俞安期另得到一个旧写本,纂入了《唐类函》,亦多讹误。清代孙星衍得元代陶宗仪的影宋抄本,约严可均、王引之等人分别校订,但未能校完。后来南海孔广陶又约林国赓、孔昭熙、傅以礼等续校成书,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刊行,共一百六十卷,名为《影宋北堂书钞》。通行本分为帝王、后妃、政术、刑法、封爵、设官、礼仪、艺文、乐、武功、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酒食、天、岁时、地十九部,八百五十二类。本书对辑佚、校勘古籍,文史研究颇有价值。有明万历年间常熟陈禹谟刊本,刊行者删改增补较多。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孔氏校刊本,《四库全书》本,1989年中国书店影印本。

猜你喜欢

  • 钓矶立谈

    一卷。此书现有二本。一本为叶林宗从钱曾家宋刻抄出,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另一本为曹寅所刊,而题曰史虚白撰。但不足为据。其书杂录南唐事迹,并加以论断。有知不足斋本、栋亭十二种本,淡生堂余苑本、《笔记小

  • 澡修堂集

    十六卷。清熊赐履(1635-1709)撰。熊赐履字青岳(一字敬修)。孝感(今湖北孝感)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谥“文端”。著有《经义斋集》、《澡修堂

  • 善本书室藏书志

    四十卷,附录一卷。清丁丙撰。丁丙(1832-1899),字嘉鱼,别字松生,号松存,浙江钱塘人。丁氏曾于“八千卷楼”之外另辟“善本书室”专收宋元刊本,达二百余种,明精刊、旧佳钞、稿本、秘本达二千余种。此

  • 御注孝经

    一卷。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1644-1661在位)撰。清世祖,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六岁即位,年号顺治。由叔父多尔衮摄政。顺治元年(1644)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军,定都北京。先后

  • 孔丛子正义

    五卷。清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是书据世传《孔丛子》,删去《连丛子》上下篇,又删去《小尔雅》、《诘墨》二篇,以记孔氏言行者编为五卷,每条之下,略仿诗序之例,注曰“此言,某义也”,故谓之正义。其

  • 崇百药斋文集

    清陆继辂(1772-1834)撰。陆继辂,字祁孙,一字修平,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举人,官至贵溪知县。著有《崇百药斋文集》。陆继辂长于诗赋,李兆洛称其“温情多风,如其为人”。是集为陆继辂诗、词、文

  • 清嘉录

    十二卷。顾禄撰。顾禄,字铁卿,江苏吴(今江苏苏州)人。其书是取西晋陆机“吴趋行土风清且嘉”之句为名,以夸耀其乡里习俗。所记多吴中风土、习俗,与节令未必相涉。有道光庚寅(1830年)刻本,但流传甚少。

  • 杜天师了证歌

    一卷。旧题唐杜光庭(生卒年不详)撰。杜光庭字圣宾,晚年自号东瀛子,括仓(今属浙江)人。应百篇举不第,便入天台山为道士。僖宗帝幸蜀,召见杜氏,赐与紫衣,令其充麟德殿文章应制。王建据蜀时,赐杜氏为广成先生

  • 秋水斋诗集

    十五卷。清张映斗(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映斗字雪子,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早年为汤右会所赏。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张映斗工诗。本编共十四集,皆其子守约、守愚所编

  • 右台仙馆笔记

    十六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撰《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俞氏精句读,审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