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前定录

前定录

① 一卷。续录一卷。唐钟辂撰,年里生卒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官崇文馆校书郎。《崇文总目》、《宋志》小说类题钟辂撰,另有钟辂《感定录》一卷,疑是一书。《直斋书录解题》曰:“唐崇文馆校书钟辂撰,凡二十三事,别本又有续录二十四事。”是书所记前定之事,凡二十三则,与《书录解题》所言合。书前作者自序称:“达识之士知其不诬,奔竟之徒亦足以自警。”较比其它小说多有劝诫之意。然是书所记事类庞杂繁琐,不免有牵强附会之痕。如其以唐明皇与唐玄宗折为两条,知为杂采类书而成,而失于删并。又柳宗元一条,乃全引《龙城录》语,《龙城录》以为宋王銍伪撰,非唐以前之书。《续录》一卷,不题撰人名氏,《书录解题》亦载之。版本有《四库全书》本、《百川学海》本、《唐宋丛书》本、《合刻三志》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学津讨源》本并有《续前定录》一卷。② 二卷。明蔡善继(约1615年前后在世)编撰。蔡善继、字伯达、乌程人(今浙江吴兴南),生卒年均不详,官至福建左布政使。著有《前定录》二卷。这部书记载的都是古来前定之事。上卷记七十八件事,下卷记九十三件事。书前有蔡善继写的自序,书后有泉州府训导张启睿写的跋。仔细查定,就会发现,这部书几乎全是抄录《太平广记》第一百四十六卷-一百六十卷“定数”一门,名姓次序甚至一字不差。唯独上卷之末增一人,下卷之首增二十人,但仍是《太平广记》其它章节移掇来的,可谓“大抄”。《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

猜你喜欢

  • 古易考原

    三卷。明梅鷟撰。梅鷟为安徽旌德人,正德八年(1513)中举,官南京国子监助教,后迁至盐课司提举。为学善于辨伪,力攻《古文尚书》,撰有《尚书志异》、《周易积莹》等。该书认为《连山》、《归藏》、《周易》皆

  • 曾文正公帖

    一卷。清许振讳刻曾国藩之书。许振祎字仙屏,为曾国藩之门人,在曾幕府中四年。咸丰九年(1859)驻军抚州,许振祎求曾国藩书此册。内容有杜甫、苏轼、陆游七绝各一首。自为评跋。苏轼五言古诗二首,黄庭坚七言古

  • 知非堂稿

    十一卷。元何中(1265-1332)撰。中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今属江西)人。据中自序称,所著尚有《易类象》三卷、《书传补遗》十卷、《吴才老叶韶补遗》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

  • 说文解字斠诠

    十四卷。清钱坫(1741-1806)撰。钱坫字献之,号十兰,又号篆秋,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副榜贡生,官乾州州判。对地理和文字学钻研颇深,善篆书,宗李斯,取法李阳冰,沈着苍劲。

  • 双剑雪

    即《鸳鸯针》之三四卷。见《鸳鸯针》。

  • 读书一得

    四卷。明黄训(详见《名臣经济录》条)撰。黄训喜读书,每读一书,即从中摘取一两件事,论证其是非,积久而成一帙,共四卷,一百九十三条,也有一书中摘取数条的。虽于每条之首各题为“读某书”,但绝非序录、题跋之

  •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有人认为是南宋孙奕(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宋史·艺文志》载有许奕《九经直音》九卷,许奕当是孙奕之误(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此书为蒙童读本,内

  • 胡蒙溪集

    十五卷。《续集》六卷。明胡侍(约1542前后在世)撰。胡侍,字承之,别号蒙溪,湖北咸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晋广东司员外郎,嘉靖元年(1522)为严鸿胪寺右少卿

  • 广丰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双全等修,顾兰生等纂。双全,满州正黄旗人,汉军翻译生员、吏部笔帖式,同治九年署任广丰知县。顾兰生,江西广丰人,官广东惠州府知府。《广丰县志》同治十一年(1872)刻印。此志体例依照省颁

  • 台州府志

    ①十八卷,首一卷。清张联元修,方景濂编纂,张联元,台州府知府。方景濂,儒学训导。此志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本。此志是为续康熙二十二年(1683)之志而作,体例承袭康熙鲍复泰志,但增损甚少。如于城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