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删补孟子约说

删补孟子约说

二卷。清孙肇兴撰。是书于《孟子》一字一句,务必得其着落。如首章“曰孟子见,可知非梁王能致之也。曰叟,尊之也;正远之也,不远千里。所谓前王,非王前也。有以利直是下王曰何以利。说话曰:吾便不知有大夫等已教以遗之后之矣,何必直是不可言,非不必言。王字便有下大夫等在。有仁义者,仁义为王心所固有,为吾国皆有。更洗却上有以,印合下未有各有字。亦者见利实浸人,仁义终在,利吾家者,直从王曰始。各何以便上下交征,弑夺即在交征内,非但形容国危。既曰交征,又曰必千乘等,正见上倡利,毕竟受亏还在上。仁义须从王来,括尽大夫等。遗只是不亲亲,后只是不急君,正不到弑夺处,两未有从弑夺拈来,作形勘指点语意。”如此读法,可见古人立言,一字必经苦心斟酌而出,不肯苟下。其他章均如此。书中如“得行道”等章,说理精奥,讲章数千百语,越解越纷乱,此以一二语拈出,便已显豁。卷首署门人王度传以渐杭齐苏订正,无序跋,也无付梓年月。是书有康熙间刊本。

猜你喜欢

  • 敲空遗响

    十二卷。清(释)如乾(约公元1729年前后在世)撰。如乾字憨休,俗姓不详,四川人,生卒年均不详。尝主陕西兴善敦煌等寺。本集杂文八卷、诗四卷。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四书考正伪

    无卷数。清吴鼎科撰。鼎科字庭宝,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是书无序例,书口题为“四书考正伪”,每篇首行或题为“四书考正伪”,或题为“四书乡党考”,共二十六条。大抵引用群说,以证经文,群说低经文一格,按

  • 笃叙堂诗集

    五卷。清许友(约1674前后在世)等撰。本书为侯官(今属福建)许氏家集。所录作者七人,集八种。许豸(字玉史),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有《春及堂遗稿》;许友(字有介,号瓯香,豸子

  • 大学章句质疑

    一卷。清郭嵩焘(1818-1891)撰。嵩焘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湖南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清外交家,古文家,中国首任驻外公使。著有《养知书屋诗文集》、《使西纪程》、《礼记质疑》、《中庸质疑》

  • 明通纪述遗

    十二卷。明卜世昌,屠衡校订。卜、屠皆秀水人。事迹不详。该书仿《新唐书》,各署姓名例。其书补陈建明《通纪》之遗。起元至正十一年(1351),终于明隆庆六年(1572)。编年记载,多拾稗史之言,冗杂特甚。

  • 江南余载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的《霸史类》中载有此书。《直斋书录解题》载此书原序文称:“徐铉始奉诏为《江南录》,其后王举、路振、陈彭年、杨亿皆有书。大概六家皆不足以史称,而龙衮为尤甚。熙宁八年(

  • 易修墨守

    一卷。明唐枢(1497-1574)撰。枢字惟镇,一字惟中,号子一,别号一庵。归安人(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任刑部主事。因上书为李福达事争辩,被贬为民。隆庆初复官,因为年老加秩归养。

  • 老子化胡说考证

    一卷。近人王维成撰。王维成,其人不详,撰有《老子化胡经考证》一卷。关于老子入西戎化胡之说,由来已久,但具体起于何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此说约起于东汉,渐成于魏晋之际,定型于晋以后。经南北朝及隋唐,每

  • 崇雅堂书录

    十五卷,碑录五卷,碑补录四卷。甘鹏云编。甘鹏云,生平不详,此为家藏书目。原拟仿《孙氏祠堂书目》,编为十二类,后依“四库”排比,但是在分类设目与顺序上稍有出入。各书著录书名、撰者、刊年,注明单行、丛刻之

  • 律音汇解

    八卷。清邱之稑撰。之稑字谷士,湖南浏阳人。是书凡八卷,卷首有湖南布政使龚绶的序。此书先考周尺,以定十二律之变,凡箫、篪、笛、笙、竽、埙、琴、瑟、钟、磬之古制无不定。又本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诗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