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冕服考

冕服考

四卷。清焦廷琥(生卒年不详)撰。廷琥为江苏江都县(今江苏江都)人。父焦循,举人,著述甚富,有《易通释》、《孟子正义》诸书三十余种。廷琥,字虎玉。诸生,能读书,传父业,著有《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及《蜜梅花馆诗文钞》。见《续纂扬州府志》,清《国史》附《焦循传》。是书首有廷琥自序,略言“家君撰《群经宫室图》既成,谓廷琥曰:‘三代制度,最宜考核者,莫如冠服。’廷琥以此尝搜考古冠服制度,后得兴化任子田《深衣释例》《弁服释例》二书,足裨后学。而冕服阙如,欲补葺之。今年正月,与门人辈讲《论语》麻冕章,或以冕制问,因举注疏之说授之。一说不能,则旁引众说,遂取群经之言冕服者,列而考之。先以经文,次核诸汉唐注疏之外,旁征诸杜君卿、聂崇义、陈用之、杨信斋、马贵与诸家之书,其有不能通者,为辨证之。首以冕服,终以逼舄。秦汉以后冕服沿革,附见于末,共成四卷,名《冕服考》云云。是书卷一自“冕作于皇帝”至“纁裳前三幅后四幅辟积无数”,卷二自“古天子冕服十二章”至“冕服有裼袭之制”,卷三自“衮冕”以下至“元冕”,“公卿大夫降服有差,皆谓裨冕”至“有舄冕服皆赤舄,自天子至卿大夫同”,卷四为秦汉以后冕服制度。是书博引群经诸史,《通典》《通考》,古今诸儒著述涉冕服者莫不搜集,致力用心,颇为勤苦。如引《五经异义》“夏旒黑白赤组,殷旒黑青组”驳应劭《汉官仪》“周加重旒”之非;引《大戴礼》诸书纩塞耳,言纩者多不言瑱;《诗》玉之瑱、《弁师》玉瑱、《檀弓》象瑱,言瑱者多不言纩,谓“瑱与纩不并用”,而驳陈祥道《礼书》“纖下有纩,纩下又有玉”为不足据,亦有所见。此类甚多,不备列。是书荟萃经史,颇称博洽,凡涉于冕服者,洪隙无遗,诚为治礼者所宜注重也。是书有《积学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皇明四朝成仁录

    十卷。明末清初屈大均(1630-1696)撰。大均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明诸生。明亡后,削发为僧,名今种。不久还俗,改名大均。著有《易外》、《翁山诗外》、《翁山文外》、《

  • 陆氏要览

    一卷。晋陆机(261-303)撰。陆机字士衡,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少时任吴牙门将,年二十吴亡入晋,曾任郎中令,相国参军、中书郎等职。机一生著述颇多,除《陆氏要览》外,还有文集四十七卷,后

  • 春秋属辞会义残本

    一卷。清陈用光(1768-1835)撰。用光字砚士,一字实思,江西新城(今江西黎川)人。嘉庆六年(1801)进士,由编修官至礼部左侍郎。曾师事姚鼐,著有《衲披录》、《太乙舟诗文集》及《春秋属辞会义》。

  • 兴观集

    二卷。明瞿暹编。瞿暹生平履迹均待考。瞿暹旧藏仇远手书七言律诗三十八首,有元末明初诸人题跋。其邑人翰林修撰王希范曾以“兴观”二字题卷端,故名之曰《兴观集》。宣德三年(1428)瞿暹又乞其伯父长史瞿佑书所

  • 邹县续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吴若灏纂修。吴若灏号之京,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七年(1891)任邹县知县。邹县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知县娄一均重修后,又已一百七十余年未增修补续。吴若灏奉檄至邹县,适山东

  • 性理真诠提纲

    四卷。法国人孙璋(?-1767)著。孙璋有《性理真诠》,已著录。此书为《性理真诠》之节录本,刻于乾隆十八年(1753)三月。亦分四卷,较之《性理真诠》颇有删节。因原书成书,措词多有失当之处,罗马不许刊

  • 剪灯余话

    五卷。明李祯(1376-1452)撰。李祯字昌祺,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文学家。永乐二年(1404)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李祯博学多识,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后任广西、河南左布政使,有政绩。著有诗

  • 詹养贞集

    三卷。明詹事讲撰。詹事讲,字明甫,别号养贞,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北直隶提学御史。此集原为文三卷、诗四卷。但诗集散佚,仅存文集三卷。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后

  • 禊诗集兰亭字

    四卷。清胡文诠辑。胡文诠,生卒年不详,或曰今北京大兴人。字衡斋,曾为山阴县(今浙江绍兴)知县。“修禊”是我国古代一种祈除不祥的祭祀活动,常在春、秋两季于水滨举行,尤其是阴历三月三日这一天最为流行。《兰

  • 广说文答问疏证

    八卷。清承培元撰。参见《说文引经证例》。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说文答问》与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之作,广之以补其阙,并自为疏证。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