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养一斋词

养一斋词

三卷。清潘德舆(1785-1839)撰。潘德舆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八年(1828)举人。稍后选为安徽候补知县,未曾赴任,不久即卒。著有《养一斋集》、《养一斋诗话》。潘德舆的诗学观相当保守,强调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标举《诗经》“柔惠且直”一语,认为返古才是“古诗人之性情”,其实质就是所谓“仁义”,亦即封建正统的伦理道德。与此相反,他把袁枚以来许多诗人特别是“性灵”派诗人创作中所体现的反封建精神则斥为“嘲风雪,弄花草”,或者“叹老嗟穷”,甚至于“荒淫狎媒”,予以激烈攻击。在诗歌创作的道路上,他强调“师法”,实际上是明七子的“诗必盛唐”理论。潘德舆的诗歌理论,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以复于古”(鲁一同《安徽候补知县乡贤潘先生行状》)。潘德舆的诗歌创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日常恬适生活为主,也有不少作品揭露社会黑暗,触及封建末世的衰朽本质。在艺术上,其诗以五古较为擅长,取法陶渊明、杜甫,古淡质朴,但缺乏独创。本书收所撰之词,共一百八十八阕。潘氏二十七岁始填词,词学韦庄、冯延巳,崇北宋。“中年颇泛滥于稼轩、玉田两家”(自序)。本集将嘉庆十八年(1813)至道光十六年(1836)之间所作之词,删去十分之二,由作者编定。词风温雅绵丽,上追唐宋。语言清丽,隽秀精工。但多模拟之作,内容比较单薄。集前自序,略述其词学观点。有咸丰三年(1853)刻本。

猜你喜欢

  • 崇川诗集

    十二卷。清孙翔(生卒年不详)辑。孙翔字吕溪,南通州(今江苏)人。辑有《崇川诗集》。此集共十二卷。系辑通州及所属如皋、泰兴、海门三城从宋元到清代的诗。并附以流富。每于诗前必标明诗人姓氏、爵里。后附《补遗

  • 空同集

    六十六卷。明李梦阳(1473-1530)撰。李梦阳字献吉,号空同子,甘肃庆阳人。弘治六年(1493)举陕西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及第,因连丧父母,居家守制,弘治十一年(1498)出户部主事,迁郎中,官至江

  • 庶斋老学丛谈

    三卷。元盛如梓(生卒年不详)撰。盛如梓自号庶斋,衢州(今属浙江)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生平事迹不详。据是书卷首题“元从仕郎崇明州判官致仕盛如梓撰”,知其曾任从仕郎、崇明州判官,后致仕。盛如梓博学

  • 班马异同评

    三十五卷。宋倪思撰,刘辰翁评。辰翁,字会孟,庐陵(今属江西)人,以廷试时策,忤贾似道,置丙第,遂以亲老请掌濂溪书院,后召入史馆,及除太常博士,皆不就。宋亡后隐居以终。其文集大多亡佚。仅存《四景诗》及《

  • 大学文说

    一卷。中庸文说一卷。清康浚撰。浚字百川,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人。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官至乾州学正。是书首有徐洪懿、安清翘序,又有浚自序并杂论。是书用说孟子之例,随文指点,也自显豁。自序言“

  • 临文便览校误

    二卷。清张启泰编,陈倬校误。参见《临文便览》条。陈氏《校误》撰于光绪元年(1875),置于卷末,上卷校正《韵辨》,下卷校正《字学举隅》,为本书其他版本所不具。是书有同治光绪朝翰苑分书精刻本。

  • 晏子春秋杂志

    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念孙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乾隆进士,官至永定河道。王氏为清代著名音韵训诂学家,探究古书文义,以形、音、义互相推求,多有创见。著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

  • 别本春秋大全

    三十卷。明冯梦龙(详见《春秋衡库》)撰。该书全录胡安国《春秋传》,间采《左传》史事,以备学子作时文捃摭之用。至于其他诸家之说,则仅录数条。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疑此书即《春秋衡库》。四库馆臣曾见内府

  • 周秦名字解故

    二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生平见“诗经稗疏”。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定以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测以六例:通作、互注、辨讹、比例、合声、双声。训诂列于上卷,

  • 吴越春秋校勘记

    不分卷。清顾观光撰。顾观光字尚之,江苏金山(今属上海市)人。《四库总目》所载《吴越春秋》共十卷,是元大德十年所刊行的版本。据《隋书·经籍志》所记,该书原有十二卷,今仅存十卷。顾观光校勘时并不言是何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