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兴化府莆田县志

兴化府莆田县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汪大经修,廖必琦等纂。汪大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进士,曾任莆田县知县。廖必琦,曾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宋绍熙三年,郡守赵彦励创修郡志。明弘治十六年、嘉靖四十年、万历二年、万历四十一年,先后四修,然皆为郡志,莆田事仅附著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县令金阜谢首修独立之邑志。至汪大经来时,邑志又已五十余年未修。汪大经故延廖必琦重新纂修成此书。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印。兹篇体例大体仿照明万历四十一年《兴化府志》,惟学校、祥异另立一门,然亦非错。莆田滨海隩区,川涂沟浍,密若鳞比,兹篇于海堤坝塘所叙尤详,突出莆田特色,可谓较旧志尤善者。此志尚有光绪五年(1879)潘文凤补刻本和民国十五年(1926)吴辅再补刻本。

猜你喜欢

  • 图书编

    一百二十七卷。原名《论世编》,明章潢(1527-1608)撰。章潢字本清,江西南昌人。喜好经史,主讲白鹿书院,授顺天府学训导。著有《周易象义》、《春秋窃义》等。章潢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始,辑录历

  • 四宜堂法帖

    八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雍正生平见《朗吟阁法帖》。乾隆元年十月二十日奉旨摹勒。第一卷为《劝农谕》、《黑龙谭碑文》、《朱批谕旨序》、《训诫武臣谕》、《喜雨诗》、《爱莲说》;第二卷为《惜

  • 礼书

    一百五十卷。宋陈祥道(1053-1093)撰。祥道字用之,福建福州人。治平进士,除馆阁校勘,后官太常博士,赐绯衣,止于宣义郎。著有《论语全解》等。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此书成于元祐年间,并表上于朝

  • 欧阳南野集

    三十卷。明欧阳德(14961554)撰。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欧阳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居显位,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论学,至者五千人。其遇事侃

  • 绥缅纪事

    不分卷。清未著撰人。是书记乾隆年间征缅甸事。此书按年排比史事,详列与缅甸战事有关的奏折、上谕,多补清史传所未载。此书成后,仅有抄本问世。

  • 垣曲县志

    ①十六卷。清纪宏谟修,马佐纂。纪宏谟字伯禹,辽宁开原卫人,河南辉县籍荫生,康熙三年(1663)任垣曲县知县。马佐,邑人,榆社县教谕。按垣曲志,创自于明嘉靖十五年,一修于万历年间,纪宏谟掌垣曲后,见旧志

  • 然疑录

    六卷。清顾奎光(1719-1764)撰。顾奎光字星五,江苏无锡人。他博学多识,1745年中进士,1753年官至湖南泸溪县知县,1759年调湖南桑植知县,直到1764年去世。顾奎光任职期间,因改进农业生

  • 广事类赋

    四十卷。清华希闵(生卒年不详)撰。华希闵字豫原,无锡人。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华希闵在校刻吴淑的《事类赋》的时候、发现此书有许多遗漏的内容,于是在《事类赋》的基础上,增加补充编为此书,附刻于其后。共二十七

  • 儒林宗派

    十六卷。清万斯同(详见《庙制图考》)撰。本书记孔子以下迄于明末儒家各派授受源流,各以时代为序,其上无师承后无弟子者,则列入附录。所列仅及人名、字号、师承与弟子,间有籍贯,而无事迹。自朱熹《伊洛渊源录》

  • 蒿庵集

    三卷。清张尔歧(1612-1678)撰。张尔歧,字稷若,号蒿庵。济阳(今属山东)人。明末诸生,入清后归隐乡里,以教授著述为乐。平生深研经学、理学,并以此闻名于世。亦能诗能文,诗文多描写乡居生活及旅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