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六书统

六书统

二十卷。元杨桓撰。杨桓字武子,号辛泉,兖州(今属山东)人。累官太史院校书,监察御史,终国子监司业。博览群籍,尤精篆籀之学。著有《六书统》、《六书溯源》、《书学正韵》,皆传于世。此书之大旨是以六书统摄所收诸字,故名曰“统”。又分象形为十类,会意为十六类,指事为九类,转注为十八类,形声为十八类,假借为十四类。其象形、会意、转注、形声四者的分类,大致就戴侗《六书故》的分类而加以推衍,指事、假借的分类,则是杨桓自立的。分类角度不一,十分烦琐,令人难以究诘。所收各字,先列古文、大篆,次列钟鼎文,再次列小篆。杨氏说:“文简意足,莫善于古文大篆,惜其数少,不足于用。文字备用者,莫过小篆,而讹谬于后人传写者,亦所不免,今以古文证之,悉复其旧。”(见其自序)《四库提要》指出:“盖桓之自命在于是,然桓之纰缪,亦即在于是。故其说至于不可通,则变一例;所变之例复不可通,则不得不又变一例;数变之后,纷如乱丝。”又说:“以六书论之,其说本不足取,惟是变乱古文,始于戴侗,而成于桓;侗则小有出入,桓乃至于横决而不顾。后来魏校(明人,撰《六书精蕴》)诸人,随心造字,其弊实滥觞于此。”是书至大元年(1308)其子杨守进上奏朝廷,诏下江浙镂版,元统间(1333-1335)重刊,后有明翻刻本。

猜你喜欢

  • 学稼余谭

    三卷。作者不详。。前题云栎社老人辑。上卷《诗鹄》,中卷《诗考》,下卷《诗话》。下卷又分一子卷。其《诗考》、《诗话》皆采摘诸书而成,冗琐特甚。《诗鹄》谓“诗有南北宗。《国风》:‘林有朴遫’,南宗语也;‘

  • 孝经训注

    一卷。隋魏真己撰。清马国翰编辑。魏真己字号,生卒及事迹均不详。邢昺《孝经》序疏谓魏真己钜鹿人,作《孝经训注》。唐志有魏克己注《孝经》一卷,真己克己当为一人。唐明皇御注引用其义凡十二节,邢昺正义皆标明魏

  • 从戎识略

    二卷。清末刘典(生卒年不详)撰。典字克庵,谥果敏,湖南宁乡人。咸丰六年(1856年)典从湘军将领罗泽南,攻武昌,泽南死,遂从左宗堂,转战江西皖南,积功至布政使、甘陕军务帮办,从左宗堂数十年。该书即记其

  • 东坡书传

    十三卷。宋苏轼(详见《东坡易传》)撰。该书《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作十三卷,库书为二十卷,数目不合,《总目》著录有误(说见崔富章《四库提要补正》、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东坡书传》又称《东坡先生书传

  •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十卷。乾隆九年(1744)奉敕撰。本书详载满洲氏族源流,一一考其异同分合,胪列其世系。蒙古、高丽、尼堪之久隶八旗者,亦追溯由来,附注于末。每姓取勋劳昭著者列于首篇,各系以小传,其子孙世袭官爵依次排列

  • 饮香阁诗钞

    一卷。清董宝鸿撰。董宝鸿,生卒年不详,江苏仪征人,郑冬农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咸丰七年(1857)刊本。书前有刘淑所作序言和记录,有李效郢、胡月翰、李香树等所写题辞。共收诗九十七首,书后有《平生际遇赋

  • 滥竽斋遗草

    二卷。清张学鸿诗稿。其子张文达属胡九思书以刻石。张学鸿字潜斋,张文达字乐山,胡九思字子寿,号默轩。此书小楷工整,学赵松雪。其诗上卷古体,下卷近体。喜庆二十一年(1816)刻成。摹勒者陈景微,为当时刻石

  • 皇王大纪

    八十卷。南宋胡宏(1106-1162)撰。宏字仁仲,号五峰,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安国季子,以荫补右承务郎。秦桧当国,避而不出,笃意理学。著有《知言》、《皇王大纪》、《五峰集》。书分三纪,《三皇纪》

  • 中庸臆测

    二卷。清王定柱(详见《大学臆古》)撰是书首叙钦定《礼记义疏》御案一则,认为在朱子《章句》外,郑注孔疏,都不可废。次为自序,认为《章句》以后,鸿儒代兴,拾遗补缺,新机逐引,不可尽灭。是书分章或从郑孔,或

  • 读史镜古编

    三十二卷,清潘世恩撰。潘世恩(1770-1854),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字槐堂,一作槐庭,号芝轩,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第一;授修撰,后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等职,偕纪昀经理四库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