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修身西学

修身西学

十卷。意大利高一志(?-1640)撰。高一志字则圣,初名王丰肃、王一元,意大利耶稣会士。1605年到中国南京传教,在该地建立第一座教堂。当反教运动时他与曾德昭均被捕入狱,于1617年被逐到澳门,教会在南京的房产财物均被没收。1624年他改名高一志,潜入山西绛州传教,一年之中就施洗三千二百余人,最后死于绛州。他一生编撰大量有关童幼教育方面的书。著有《空际格致》等书。《修身西学》曾名为《西学修身》。学分二派,一曰性理之学,一曰义礼之学,专述义礼之学。卷一记述人物向趋好美,好美共分三种,一种于神,一种于身,一种于外。卷二记述人物有四所以然。即作、模、质、为。为有二,其一宗为,其二属为,宗为者全生之福之终。卷三记述人之动行,人由形神结成,神备三司以通五官,即司记、司明、司爱,司爱独为自主之司。卷四记述诸情,司欲之情有六,即爱、欲、乐、恶、避、忧,司岔之情有五,即望、失志、惧、敢、怒。卷五记述动行之善恶。卷六记述德,德之宗品有二,其一灵德,其二习德。灵德有三,即廉、毅、义。合知以行之智曰四宗德。卷七记述智德,智有二,其一从性之智,其二超性之智。卷八记述廉德,其枝有四,即节食、节饮、节色、节狎。廉之属德又有四,即砥持、良善、哀矜、敛戢。卷九记述毅德,毅之属德有四,即宏德、宏施、含忍、恒久。卷十记述义德。义有两方面,一是公制之义,二是相施之义。施义又分二枝,即颁施、平施。颁施之义属有二,即酬义、罚义。平施为务,多由约契。又义之属德有九,即敛、崇、仁、弟、孝、感佩、真实、和、好施、行权。以上内容贯穿全书,均属西方伦理学,这说明明末清初耶稣教西方伦理学已输入中国。版本有土山湾印书馆重刻本。

猜你喜欢

  • 四部丛刊

    五百零四种(分三编:初编三百五十种,续编八十一种,三编七十三种)。民国张元济(1867-1959)等辑。张元济字菊生,浙江海盐人。清光绪年间进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因参加维新运动,1

  •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详见《易学识遗》)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

  • 历象考成

    四十二卷。清钦天监撰。以德国人戴进贤(1680-1746)为主笔。清初汤若望有《西洋新法历书》,其中多有隐晦难晓之处,且图表不合。康熙五十三年(1714)清政府组织钦天监内外人员重修其书,1722年完

  • 读尔雅日记

    ①一卷。清杨赓元撰。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副榜。是编记其读《尔雅》所得。其中订正郭注之误,皆确有依据,非穿凿附会者比,且谓《说文》、《尔雅》异同可以互证,认为不当据《说文》以改

  • 剪彩集

    二卷。明张之象(1507-1587)撰。之象,字玄超,一字月鹿,号王屋山人。华亭(上海松江)人。其自幼聪颖,博览群经,才能为时贤所推重。曾任浙江布政司经历。但终因性情不合于流俗,投劾而归。之象一生著述

  • 南诏野史

    一卷。旧本题昆明倪辂集,成都杨慎标目,滇中阮元声删润。倪辂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一作倪元璐(1593-1644),明浙江上虞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授编修。崇祯元年(1628)疏论东林非邪党,乃

  • 吹剑录

    一卷,《吹剑续录》一卷,《吹剑三录》一卷,《吹剑四录》一卷。南宋俞文豹(生卒年不详)撰。俞文豹字文蔚,括苍人。生平事迹不详。自谓以文字之缘,漫浪江湖四十余年,晚年索居京国,专事著述,取苏东坡诗“惟有王

  • 天马山房遗稿

    八卷。明朱浙(1486-1552)撰。朱浙,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今属福建省)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授湖广道监察御史。著有《天马山房遗稿》。是稿为朱浙之甥张秉铎编辑,隆庆年间刊刻行世,共八卷

  • 春晖阁诗钞

    六卷。清蒋湘南(1795-1860?)撰。蒋湘南生平详见《七经楼文钞》(辞目)。蒋湘南还有《关中集》、《江上集》、《燕台集》、《梁苑集》。但仅《七经楼文钞》刊行。后四集未经编次,为门弟子所钞存。此编为

  • 大学解

    ① 一卷。清牛运震(1706-1758)撰。运震字皆平,号真谷,又号空山,山东滋阳人。著有《空山堂十七史论》、《空山堂集》、《空山堂春秋传》二十卷、《空山易解》四卷及《周易解》。其《四书解》虽已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