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余干县志

余干县志

①十二卷,首一卷,清吕璋修,胡思藻等纂。吕璋,字藩青,山东文登人,举人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余干知县。同年吕璋奉檄续修县志,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成书刻印。此志内容极为简略,人物遗漏尤多。全书无选举志,然考其人物表,却实为选举表,名实不符。其艺文志与学校、秩纪、灾祥合为一卷,但内容仅有二页,全为学校中之藏书,而非邑人之著述,可见其夸张离谱之程度。至于秩祀、灾祥,其载述甚少,不足称志。全书惟赋役志所载尚详,官师表亦有可取。② 二十三卷,首一卷,清李修,洪锡光等纂。李,直隶景州(今河北省景县)人,举人出身,道光二年(1822)任余干知县。同年冬,李奉檄开局续修县志,至道光三年(1823)书成刻印。此志略胜于康熙李志,但仍有目无纲,难称完美。其秩官志,自康熙后,历任知县、县丞中不少人仅存姓名,而不注籍贯及署任年代,甚至出现有姓无名者,其仓促疏漏,可见端倪。惟其选举志,凡旧志表有误列或人物遗漏的,皆考证有关典籍史料后加以校补。③ 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区作霖等修,曾福善等纂。区作霖,字云甫,广东顺德人,举人出身,同知衔,同治八年(1869)任余干知县。同治十年(1871),区作霖奉檄修志,次年成稿,未及刊刻,即调任上饶,后由继任知县冯兰森重为校订,同治十一年(1872)东山书院刻印。旧志分门设类,有目无纲,此志体例则遵照省颁程式,纲举目张,远胜于旧志。其艺文志,首列书目,分经史子集,以下为诰、疏、记、序、书、辩、论、跋、说、箴、碑、墓表、墓志、列传、赋、诗各类,搜辑颇丰,门类亦多。

猜你喜欢

  • 太玄经

    十卷。汉扬雄(详见《方言》)撰,晋范望(生卒年不详)注。《太玄经》,简称《太玄》,是西汉扬雄的代表作之一。其书仿《周易》的体例,其玄象的一、二、三画,相当于《周易》卦象二画的阴阳爻;《太玄》有方、州、

  • 明太保费文宪公诗集

    十五卷。明费宏(1468-1535)撰。费宏,字子充,号鹅湖。铅山(今江西铅山东南)人。成化进士,授修撰。历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赞机务,进户部尚书。费宏性耿介,不事权贵。佞臣钱宁与朱宸濠欲与之

  • 汉魏名家

    不分卷。明汪士贤(生卒年不详)编。汪士贤,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人。此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迄周庾信,凡二十二集。刊于万历中,在张溥《汉魏百三名家集》之前,而与张燮七十二家互相出入。卷中又题有吕兆僖、焦竑

  • 太谷程帖

    见《集雅园帖》。

  • 指月录

    三十二卷。明代瞿汝稷(生卒年不详)集。《指月录》一书,录述从过去七佛到宋大慧宗杲的禅宗传承法系650人的言行传略。卷一、二、三述过去七佛,应化圣贤,西天祖师;卷四述东土祖师,从菩提达磨到六祖慧能;卷五

  • 画山水赋

    一卷。后附《笔法记》一卷。旧本题唐荆浩(生卒年不详)撰。荆浩,字浩然,因隐于大行山之洪谷,故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今属山西)人。亦有人认为荆浩为五代之后梁人。荆浩博通经史,善属文,书法宗柳公权,工画佛像

  • 论语训

    二卷。清王闿运(详见《论语集解训》二十篇)撰。是书自叙曰“《论语》者,盖六艺之菁华,百家之准的,其义多本于《春秋》,其言实通于上下”。篇中好为异说,实无深意。如训“思无邪”的“邪”,“女为君子儒,无为

  • 全史日至源流

    三十二卷。清许伯政(生卒年不详)撰。许伯政字惠棠,一字石云,巴陵(今湖南岳阳)人。乾隆进士。著有《易深》、《诗深》、《春秋深》等。是编主旨在于稽考经史传注中的至朔气闰是否符合实际天象并纠正记载中的误失

  • 周子

    卷。吴周昭(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昭字恭远,颖川人,官中书郎。附见《吴志·步览传》。《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周子》九卷,失传。《唐书·经籍志》不著录,佚已久矣。《太平御览》引周昭新撰,即指此

  • 天竺山志

    十二卷。清管庭芬撰。管庭芬,字芷湘,浙江海宁人。天竺山在杭州府钱塘县西十二里。管庭芬爱天竺山,因撰此志。然未刊行而管氏逝。仁和曹籀乃继为之,删繁复,订讹误,厘为十二卷,而成此书。《天竺山志》光绪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