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博士备论

何博士备论

二卷。宋何去非撰。何去非字正通,福建浦城人,生卒年不详。据《宋史翼·文苑传》载,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考官曾巩称其所论用兵之要,非通儒硕学不能及。神宗览而异之,后数日神宗御集英殿赐第。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使校《兵法七书》,书成奏御,改武学博士,迁左侍禁。元祐四年,以苏轼荐,换承奉郎。五年出为徐州教授。苏轼又复奏进其所撰《备论》二十八篇,荐为馆职,未果。后为杭州富阳县知县,庐州通判等官,卒年73岁。是书即苏轼奏进之本,轼称二十八篇。今本存二十六篇,佚二篇。何去非本以对策论兵得官,故书中皆评论古人用兵之作。上卷十论,首《六国论》,次《秦论》、终《汉光武论》。“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四库提要》)。昔老苏作《六国论》,咎六国之赂秦。苏辙作《六国论》,咎四国之不救。去非所论,兼括二苏之意,旨意相近,故苏轼屡称之。《汉光武论》中云:“师不必众也,而效命者克;士无皆勇也,而致死者胜。”重视军队质量,顾宋代冗兵冗将,每战必北,此论无疑是发聋振聩,弥足贵也。下卷十六论,起《魏论》,终《五代论》。品评历史人物不囿旧说,颇多精论。洵如苏轼所评:“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卷首《何博士备论荐状》)。此书有明穴砚斋抄本,清黄丕烈、钱天树、黄廷鉴跋,现藏北京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图书馆藏有清嘉庆庚午(1810年),嘉庆十六年(1811年)留香室刊本。此外,河南、云南两省图书馆皆有藏清刊本。丛书中也有收录,如《子书百种》本,《曾氏丛书》本、《兵法汇编》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汪彦石所著书二种

    二卷。清汪献玗撰辑。汪献玗,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字彦石,长州(今苏州)人。致力于经学,曾师事于陈奂。《夏书·禹贡》为我国最早较为完整、系统的古代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著作。不过向以真伪相杂,难以判定。唐之

  • 水利营田图说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见《畿辅水利辑览》条。考此书之作,大旨以为当时水田虽已兴修,而水利之赢缩无常,或有改为旱田者,恐遗迹渐湮,日久则难求访。故取直录各州县之舆地形势及河道源流,计里开方,为图说一

  • 云在诗钞

    九卷。清查祥(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查祥,字星南,号谷斋。浙江海宁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年至八十余而殁。本诗集未经刊行。有清抄本。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 四书讲义尊闻录

    二十卷。清戴鋐撰。鋐字景亭,长洲(今江苏长洲县)人。生卒年不详。戴鋐此书乃辅翼《四书大全》之作。每章之前有总旨,每节之后有本义及附解。总旨、附解采用《四书大全》所录诸家之说,并增加了元明以来诸家之说;

  • 易翼贯解

    七卷。清佘德楷撰。佘德楷字务斋。皋兰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此书以古本《周易》为本,注释务期经文、翼传融会贯通。故取名“易翼贯解”。《周易·系辞》明言有圣人之道四,即“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

  • 金石备考

    十四卷。旧本题关中来浚撰,自署其字曰梅岑。书未著时代。书中有颍井出兰亭事,则此书大概著于明末。原本未标卷次。以其分省之序,当为十三卷,加附录一卷,共为十四卷。书名曰“备考”,是说根据前人所著录,有其名

  • 远游略

    不分卷。清黄表(生卒年不详)撰。表字君开,吴县(今苏州市)人。表奔走南北,闽粤燕都无所不至,或为人幕僚,或营商业。该书记其一生之经历,兼及时事,康熙间社会情况,及当时各地告谕书疏,如吴三桂征缅之捷报、

  • 蚕桑乐府

    一卷。清沈炳震(1679-1737)撰。沈炳震,字寅驭,号东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年五十九岁。岁贡生,乾隆元年(1736)荐试博学鸿词。炳震少好博览,才益闳雅,尤深史学,著作宏富。著有:《增默斋诗

  • 企鹤山房文集

    二卷。梅英杰(生卒年未详)撰。梅英杰,湖南宁乡人,字殿芗,清光绪间诸生,卒于民国初年。是书卷首有廖基棫序。序称:“殿芗好学深思,能划弃世俗切之学,专心于古人之文,而于桐城服膺尤笃。为文兢兢以义法自绳,

  • 渊鉴类函

    四百五十卷。清张英(1637-1708)、王士祯(1634-1711)等,奉清圣祖之命编撰而成。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累迁礼部尚书,兼管翰林院詹事府。先后历任国史《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