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何典

何典

清张南庄撰。张南庄,上海人,笔名过路人。生卒年不详。从他孙外婿海上餐霞客在光绪年间写的《何典·跋》中知道,他主要生活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为上海十位“高才不遇者”之冠。他“岁入千金,尽以购善本”,是位藏书家。又“书法欧阳、诗宗范陆”,“著作等身”,有编年诗稿十余册及其它著述,可惜都没有流传下来,仅有《何典》幸存。《何典》是一部多用谚语写成的讽刺性的滑稽体章回小说。全书共十回,写的全是鬼蜮世界,作者主要通过三家村财主活鬼被诬陷、毒打、讹诈,以致含冤致死的事实,讽喻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大大小小官吏贪婪、奸毒的鬼蜮伎俩,抨击了我国封建社会崩溃前夕的黑暗现实。所以鲁迅先生在《题论》中说此书“谈鬼物正象人间,用新典一如古典”,刘半农先生在《重印〈何典〉序》中说:“综观全书,无一句不是荒荒唐唐乱说鬼,却又无一句不是痛痛切切说人情世故。”足见此书虽滑稽,实际上是有感社会黑暗而发的。《何典》也有封建性糟粕,作者对镇压被压迫者的起义用赞赏的态度来描写,实际上还是维护封建统治。他的基本倾向是愤世嫉俗的,但在小说结尾处也流露出贪慕功名之心。《何典》的题材、构思、写法上均别具一格,尤其是语言特色明显,使用大量的吴语方言的俚语、成语,随手拈掇,信口开河,“文字分外精神”。不过它在语言上过分追求滑稽,有时不免油滑,显得趣味不高。《何典》在三、四十年代颇有影响,1932年日本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先生应日本友人增田涉之托,将《何典》作为中国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了他们。《何典》的版本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排印本,光绪甲午(1894)上海晋记书庄石印本,改题“十一才子书鬼话连篇录”。1926年刘复标点本。1981年工商出版社出版的陈得仁评、鲁迅题记、刘半农标点本较为完善。

猜你喜欢

  • 春秋义

    十五卷。清孙嘉淦(1683-1753)撰。嘉淦字锡公,号懿斋,太原府兴县(今属山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定。著述还有《南游记》、《成均讲义》、《南华通》等

  • 易学启蒙翼传

    四卷。元胡一桂撰。宋朱熹曾作《周易本义》、《启蒙》,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又作《启蒙通释》以诲之,一桂更推阐而辨明之,故曰《翼传》。书前有胡一桂皇庆二年(1313年)序,称“去朱子才百余年,而承学浸失其真

  • 吉贝居杂记

    一卷。清施国祁(1750-1824)撰。国祁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湖北省湖州)人,廪生。本书是施氏研史杂记之文,对一些历史事件、人物等进行了考证,尤其是对宋史、金史考证,甚为详细。版本有1915年上

  • 廖恭敏佚稿

    一卷。《附录》一卷。明廖庄(1404-1466)撰。廖庄,字安止,号东山,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历刑科给事中,迁南大理少卿。景泰五年(1454)因事忤旨谪定羌驿丞,天顺初

  • 偶然云集

    十卷。清汤之锜(1621-1682)撰。汤之锜,字世调,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入清屏居田野,仿高攀龙复七规,春秋两会,四方学者翕然宗之。延陵书院、东林书院聘为主讲,皆不就。人称“默高先生”。著有《偶然

  • 国朝方言

    一卷。见“方言别录”。

  • 石田集

    十五卷。元马祖常(1279-1338)撰。祖常字伯庸。先世为汪古部人。居靖州天山。居室名石田山房,因以名集。延祐中复科举,祖常乡贡、会试皆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历官监察御史、礼部尚书、枢密副

  • 记大同武州山石窟寺

    一卷。近人陈垣(1880-1971)撰。陈垣,字援庵,广东新会人。对火袄、摩尼、佛、道、天主等宗教,以及元史、年代学,校勘,辑佚,史讳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的成就。著述颇丰。有关佛教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中

  • 天缘合

    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八出,写明中叶几个文人的逸事。情节大略为:才士祝允明和唐寅二人来到杭州,住在解元周文彬的家中。周文彬扮为女装而祝允明辨认不出。祝允明即与周文彬打赌,若在观灯之时,游人不能辨

  • 孝经约解

    一卷。清温汝能编纂。温汝能字希禹,广东顺德人,乾隆戊申举人,官中书。温汝能认为石台正义本为最善,唐明皇所注邢疏,经旨畅然,因“撮其要而去其烦,融其义而集其说”(见《孝经约解》序),另外节采诸家,汇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