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伏侯古今注

伏侯古今注

一卷。东汉伏无忌(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伏无忌,琅邪(今山东诸城东南)人。伏湛五世孙、嗣侯爵。顺帝时,为侍中屯骑校尉。永和元年(136),受命与议郎黄景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著作。元嘉(151-153)中,又受桓帝之命,与黄景、崔实等续撰《东观汉记》,作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南单于、西羌传,地理志等。又博采古今杂著,独自撰成自黄帝至汉质帝的大事纪要,取书名为《伏侯注》,即此书。原书八卷,所记皆为史事,《隋书·经籍志》、《旧唐书》著录,皆入杂史类,《新唐书》收入杂家类。其书对于研究黄帝至汉质帝时史事和文化颇有参考价值。后来,其书散佚。清人马国翰从各书辑出一卷,虽只见原书大貌,但对其书流传作出了贡献,仍有参考价值。今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史品赤函

    四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性好学,喜著书立说。著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古文奇赏》等。生卒年及事迹详见《系辞十篇书》条。所编《史品

  • 绘事备考

    八卷。清王毓贤撰。王毓贤生卒年不详,字星聚,镶红旗汉军三韩(今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官湖广按察使,一说贵州布政使。陈鼎《留溪外传》记狱吏汪金章事,曾提及王毓贤,称其勤于吏治,案无留牍。可见其颇有吏才。但

  • 易斋集

    二卷。明刘璟(?-1402)撰。刘璟字仲璟,浙江青田人,诚意伯刘基之次子,生年不详。洪武二十三年(1390),明太祖命其袭承父爵。刘璟让于其兄子廌,乃特设阁门使授之,以性格刚直著称。不久为谷王府左长史

  • 陶陶集

    一卷。清吴庆焘撰。吴庆焘生平详见《珠仙馆诗存》(辞目)。书中未著撰者名氏,但署为“襄阳金粟庵头陀炯然孤清”。从本书自序看,此集系辛亥革命以后所作。作者对辛亥革命颇为不满,抱着遁世的态度流徙于江汉,自云

  • 诗名多识

    四卷。不著撰人姓氏。朝鲜图书解题作丁学祥撰,不确。该书第一卷为识草、识谷;第二卷为识本、识菜;第三卷为识鸟、识兽;第四卷为识虫、识鱼。大旨本夫子多识于草木鸟兽之义。取《禽经》、《菜谱》、《本草》等书,

  • 王节悯公遗集

    二卷。《附录》一卷。明王道焜(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王道焜,字昭平,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天启元年(1621年)举于乡,后迁南雄同知,因知光泽县时境内安定,有政声,后死于战乱。乾隆四十

  • 六经略注序

    一卷。常爽(生卒年不详)撰。马国翰(详见《五经通义》条)辑。常爽字任明,河内温(今河南温县西南)人,魏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常爽传)记载:“爽少而聪敏,严正有气慨”,“笃志好学,博闻强识,明习纬候、

  • 卫生易简方

    十二卷。明胡(1375-1463)撰。胡,字源洁,号洁庵,毗陵(今江苏省武进县)人。建文庚辰年(1400)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出身世医之家,自幼受家学熏陶,广涉历代医书。搜寻古今秘要良方,取其简易效验

  • 古韵通说

    二十卷。清龙启瑞撰。启瑞(1814-1858)字辑五,号翰臣,临桂(今广西临桂县)人。道光二十年(184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至通政司副使、江西布政使。研精小学,尚著《尔雅经注集证》、《庄子字

  • 西竺辑录

    四卷。清钟方撰。钟方,著有《驻藏程栈》,已著录。此录为道光二十二年(1842),任驻藏帮办大臣时所辑。《西竺辑录》清稿本。全书分卷:卷一卫藏碑文,卷二西藏赋,卷三西招图略,卷四西藏贡品。碑文即抄录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