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仪礼蠡测

仪礼蠡测

十七卷。清韦协梦撰。生卒年不详。协梦字云吉,安徽芜湖(今安徽省东南部)人,乾隆甲午举人,官知县。协梦曾经搜集郑注、贾疏以及朱子、黄干、杨复、敖继公诸家学说,刻成《集解》一书,随后因为征引太繁,省略作《章句》十七卷,以后对其进行校勘、参订,抄撮成此编。前面有乾隆辛丑自序及壬寅翁方纲序。今天,《集解》一书已无法见到,《章句》也只能看到方纲的序(见《复初斋文集》,大概没有刊行。是书不崇尚引证,意在空隙处推求。凡是同一件事而意思不明确的,或者用本经的其他篇,或者用本篇的上下文来互相比附,结果是有得有失。譬如《乡饮礼》主人坐取觯于篚节,谓《乡射礼》主人奠觯辞降,下面有“宾对东面立主人坐取觯洗”十一字,应当认为《乡射》是正确的。《乡射》主人卒洗节及宾卒洗节,都认为此洗爵之礼,应当以为《乡饮》是正确的。还有宾升实爵节,认为宾既降盥,必然升而实爵,《乡饮》文略,应当认为此经是正确的。《大射》设洗于阼阶东南节,以为《燕礼》设洗篚于阼阶东南当东霤,此文省略,应当以为前者是正确的。还有“媵爵者皆退反位”七字及“宾告于摈者请旅诸臣”十六字,都认为《燕礼》无此,应当认为此文是正确的。以上所说的都可以依从。其余的凡是谈到互备互文互见的也应当这样,亦符合说经之法。不引《乡射》之反位东面揖,来证明《大射》之反面揖为东面。不引《燕礼》、《乡射记》之上射退于物一笴,既发则答君而俟,来证明《大射》之公既发为公先发。不引《乡射记》文驺虞五终,《燕礼记》之下管新宫笙入三成,来证明《大射》鹿鸣三终,不歌四牡皇皇者华,犹之驺虞新宫皆只歌一诗以为节,而反于郑注多异说,是他篇之可取证者尚有漏略,而《乡射》主人朝服乃速宾,郑注:射宾轻也,戒时玄端。这里认为《乡射》虽然先行《乡饮酒》之礼,而其礼宾轻于《乡饮》。此经戒宾不言朝服,至速宾始言,因此用朝服差之。而知戒服玄端,乃认为自立司正以前都是《乡饮礼》,则戒宾之服自然相同。是妄欲以《乡射》同诸《乡饮》。大射司射倚扑于阶西节,“初”二字,这为初射时自阼阶下请,再射时升堂而后请,如初者认为如其初射,不如其再,乃疑为应当写作公许,传写者因为三射多言如初而致误。则真欲逞臆以改经,这是十分错误的。至《大射》乐正命大师曰奏狸首,郑注:《射义》所载《诗》日曾孙侯氏是也。这与乐时会之义相合,即与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之义相合。其诗又见《大戴礼·投壶篇》,因此郑据以为说,乃认为《射义》是后人附会的,以为狸首应与驺虞采蘋相类。如果一定拘拘以射为辞,而不知道驺虞未尝不言射,抑也不足为辨。《燕礼》主人洗升献工一人拜受爵,贾疏:不辨大师与众工,皆为之洗。此说十分正确。大概洗非为已一人洗,而辞洗受爵,一定使一人主之,通礼应当这样。观《乡饮》、《乡射》并云主人洗升实爵献众宾,众宾之长升受者有三人,而《记》并云众宾之长一人辞洗,那么可知其礼非关于一人,乃根据拜受爵句,以为洗也一人,这又是拘泥于上下文而造成的过失。然于乡饮坐取爵于西楹下,认为乡射礼坐取爵于序端,而此取爵于西楹下者,彼无介,主人古阼阶上受宾酢讫,把爵放在序端,因此就在序端取之此有介,主人在序端取爵献给介后,而在介右受介酢讫,于是把爵放在西楹南,因而在西楹下取之。西楹下就是西楹南。分别的十分清楚。《乡射》三耦拾取矢节,以为三耦拾取矢,是题下事,下面就序其事而言之,与前一人洗举觯于宾同意,深得古人属辞之例,《燕礼》序进盥洗角觯,升自西阶,序进酌散,交于楹北,认为前言序进,是以序而盥。后面言序进,是以序而酌。先者既洗后,应当退立在阶下而立,等到后者既洗后,与之以序而升。升时也是先者升三等,后者以之,这足以纠正敖氏先者既洗即升立西阶的过失。凡是象这类情况,也是礼家所取资的。若夫《大射礼》下射进坐横弓节,谓敖氏横弓之说,详见《乡射礼》,而本书不载入,此必定在《集解》或《章句》内,今撮录为此。此书有道光乙巳带草轩本。

猜你喜欢

  • 隋文纪

    八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文纪》,此为其终。南北至隋一统,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

  • 十全福

    五本。不著作者姓名。此传奇共四十三出,写明正德、嘉靖间刑部员外郎林俊之事,虚实兼有。其情节大略是:林俊上疏请诛妖僧继晓,被革职,到扬州舅父王恕家中寄居。言吉交闻知林俊获罪,欲中断婚约,而其女如玉坚决不

  • 汉熹平石经

    一卷。阿维越致辑。此书影印汉熹平石经共二百七十九石(其中重复六石),三千五百余字。是搜集比较丰富的辑本。学者如果没有马衡、吴宝炜、罗振玉三家的集拓之本,用此本也可作为研究石经之助。只是其中第九页石三,

  • 续刑法叙略

    一卷。清谭瑄(生卒年不详)撰。谭瑄,字子羽,嘉兴人。康熙乙酉年(1705)中举人,官至给事中。书中记述了宋、元、明三代的刑法,内容简略,错误较多。该书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当中。此外,还有《学海类编》

  • 终南仙馆石刻

    二卷。清张祥河刻。张祥河字诗舲,张得天之孙。此是张祥河为陕西巡抚时,以家藏米芾、祝允明、莫云卿、董其昌四家之书,摹刻于终南山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成。此刻所收的祝枝山《草书诗三百首》、莫云卿

  • 千一疏

    二十二卷。明程涓(生卒年不详)撰。程涓工诗文,自幼聪明,十岁随父定居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作《辰阳楼赋》,为此人们以圣童看待他。他与同里吴茂文友好,经常往来,宾朋畅饮,酬唱为乐,著有《巨源集》。《千

  • 剿说

    四卷。清李调元(详见《卍斋璅录》)撰。“剿说”二字是因袭套用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即剿说,根据此意,李调元专著此书,命书名为《剿说》,对剿说的语言文字之书及其它杂类之书,详加考证。在自序中指出:立

  • 鹿樵自叙年谱

    二卷。清张大镛(1770- 1838)自撰。大镛字声之,号鹿樵。江苏昭文(今常熟)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山西河东道等职。工书画,著有《河东从政录》、《师善录》、《

  • 卫藏通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纂修。和琳(1753-1796),字希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大学士和坤弟。初由文生员补笔帖式,累官至内阁学士、都统。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抗击廓尔喀,奉命督办军

  • 痎疟论

    一卷 明卢之颐(1598-1664)撰。卢之颐字子由,又子繇,一字繇生,号芦中人,一号晋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通医学,颇有医名,兼通佛学。卢氏自幼得家传,又多得名师传授,曾向王绍隆学习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