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五经正义表

五经正义表

一卷。卢文弨(1717-1796)录。卢文弨初名嗣宗,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粲斋,晚更号弓父,又号抱经,署鬯庵,万松山人,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今浙江杭州)人,清著名的校勘学家、经学家、藏书家、文学家。据《清史稿·卢文弨传》记载:“乾隆十七年(1752)一甲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行走。历官左春坊左中允、翰林院侍读学士。”官湖南学政,以言州县吏不应杖辱生员左迁。后历主江浙各书院讲席,以经术导士,江浙士子多信从之,学术为之一变。晚年讲于钟山、娄东、龙城等书院。文弨潜心汉学,与戴震、段玉裁友善。好校书,所校书参合各本,择善而从,颇引他书而改本书。所校《逸周书》、《孟子音义》、《荀子》、《吕氏春秋》、《新书》、《韩诗外传》、《春秋繁露》、《方言》、《白虎通》、《独断》、《经典释文》诸善本,镂板惠学者。又苦镂板难多,则合经、史、子、集三十八种而名之曰《群书拾补》。所自著书有《抱经堂集》三十四卷、《仪礼注疏详校》十卷、《钟山杂记》四卷、《龙城杂记》三卷、《广雅释天》二卷。皆使学者是正积非,蓄疑涣释。卢文弨著述校勘繁富,《抱经堂丛书》收录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书籍校补二百六十二卷。卢文弨精于校勘。校勘时不墨守一家,不专主一说,博采众家,从文字考订中作出较为可信的新见解,使之成为善本。注释汉唐经学诸书汇刻为《抱经堂丛书》,集书十五种,最为精审。《五经正义表》刊本,俱缺。《文艺英华》亦不载。只有明钱保孙影抄宋本《周易注疏》书首载有此表,文弨据此录出,其“勅”字唐人皆作“勑”,并提行刊印,俱仍照旧。只有宋讳缺笔字,则为改正。卢文弨刊印此表,列在《群书拾补》的首篇。此《表》列为一卷,收入《抱经堂丛书》。

猜你喜欢

  • 明辨类函

    一名《詹氏小辨》,六十四卷。明詹景凤(详见《画苑补益》条)撰。《明史·艺文志》和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均题为《詹氏小辨》。而世所传崇祯五年(1632年)刊本,实为《明辨类函》,盖以后又改名者。此书六十四

  • 地球图说

    一卷附补图一卷。法国蒋友仁(1715-1774)译,何国宗(?-1766)钱大昕(1728-1804)润色。蒋友仁字德翊,法国耶稣会士。乾隆九年(1744)来华,曾与郎世宁(1688-1766)等共同

  • 四书笺解

    不分卷。清王夫之(详见《四书考异》)撰。是书盖病讲章时文,曲解混说,迷说学子,因取全书,随意笺释。虽为正讲章时文之谬而作,而体会涵咏,深有所得。谓俗解慎独,或云在致知前,或云在致知后,均错。经云,“致

  • 周易辨画

    四十卷。清连斗山撰。连斗山字叔度,安徽颖州(今安徽阜阳)人。此书认为一卦之义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之象,即因刚柔之画而系以辞。其道先在于辨画,故以“辨画”为名。其末有辑图一卷,就朱熹旧图

  • 别本海陵集

    一卷。宋周麟之撰。麟之生平详见《海陵集》辞目。此本诗六十三首,文四篇。即《外集》一卷,书贾削去标题外集字,作伪帙,以欺世人。此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 文斋文集

    十一卷。明余祚征(?-1645)撰。余祚征,字符之,江西永丰人。文斋乃其号。生卒年不详。崇祯十六年(1643)会试副榜。授安徽凤阳府(今天长等地)推官。时唐王聿键锢高墙,祚征待之有礼。及聿键自立,而祚

  • 金山卫志

    六卷。明张奎修,夏有文纂。正德十二年(1517)刊行。张奎。字文光,浙江人。官扬州等处备倭都指挥佥事。金山于明洪武十九年置卫备倭,成化年间都指挥同知曾委教谕陈瑛纂辑卫志,但未经完稿。此志分上下二卷;上

  • 春秋宝筏

    十二卷。明翁长庸撰。长庸,琴川(今江苏常熟)人。《春秋宝筏》又名《春秋胡传》。该书辑录宋代学者胡安国《春秋传》中的要点,偶尔也参考其他诸家之说,以阐释《春秋》。目的是为学子提供一个简明的读本,作为应付

  • 东观录

    一卷。明舒芬(1484-1527)撰。舒芬字国裳,号梓溪,进贤(今属江西)人。学者。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极谏武宗南巡被廷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世宗时复官,因大礼仪下狱廷杖夺俸,后病卒。世称“忠孝状元”

  • 潜研堂全书

    见《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