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乡礼合编

乡礼合编

三卷。朝鲜正宗二十年丙辰李秉模等奉命纂辑。李秉模(生卒年不详),字彝则,号静修斋,德水(今地不详)人,畏斋端夏之玄孙,英祖四十九年癸巳中进士,不久即登文科,官提学;又迁兵曹判书,正祖朝拜左相,升领相;十年丁未谪益山,十一年戊辰卒,谥曰文肃。正宗二十年丙辰,值慈宫周甲之期,于奉寿堂举行贺筵,并于洛南轩招宴还历以上文武官僚,以明虞庠养老之古义。于是始命奎章阁直提学李秉模同提学尹蓍东以下七人编辑此书,颁之全国,以期古礼之复兴。是书首有正宗《御制纶音》,云:“予又思之,一曰礼行,风动四方,惟乡饮酒近之。是礼也,休老而劳农,导欢而序齿,明贵贱而辨隆卑,正身安国之要,率以是兴也,予小子其敢不修述焉。然乡约之于化民成俗,亦易为力,朱夫子盖尝月朝读约,三代之制如复可见,予故曰,因今之民变古之俗,被之以仁义,示之以本质,乡约之效不差于乡饮酒,此亲亦不可不讲而明之。机务之暇,汇成《乡饮仪》、《乡约条例》,欲其委曲周挚,文质具备。”于此可略见作是书之旨。是书卷一为《乡饮酒礼》,卷二为《乡射礼》,《乡约》,卷三为《士昏礼》、《士冠礼》,而以《纶音》总叙,列于编首。是书大抵缀合古今礼书及子史政书之有关乡礼者,各依其类,撮为一编,如《乡饮酒礼》之据《仪礼》、《礼记》、《开元礼》、《宋史礼志》、《大明集礼》、《国朝五礼仪》、《乡约》之据蓝田吕氏《乡约》及朱子增损吕氏乡约,搜罗排比颇为赅洽。又总叙一篇,于周礼乡饮酒礼之源起及历代之仿行事迹,网罗详备,尤足资读者之参考。惟其中于古今异同之辨、因革损益之宜,皆不加论断,但知排比旧文、分类抄袭,则不能不说是一缺憾。是书有奎章阁活字本。

猜你喜欢

  • 易经图说

    一卷。详见《周易本意》。

  • 礼纬斗威仪

    一卷。清马国翰辑。马国翰生卒年及事迹未详。该书仅十九条,书内容为谈论帝王应运兴起,持五德转移、天人感应之说,实为荒诞不经。其书称:君以何运而称王则天以相应物象感应,并且人民的相貌也具备相应的五行特征。

  • 重修长芦盐法志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 中观论疏

    二十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中观论疏》是注解《中观论》的经注书。续藏经本作二十卷,金陵刻经处刻本汇入论文,作二十六卷。《中观论》亦称《中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破

  • 公安县志

    ①六卷,清杨之骈纂修。杨之骈,字锡山,一字仙田,安徽宿松县人,贡生,官公安县知县。公安县志,重修于康熙元年(1662)与九年(1670),之后知县何国栋延邑人毛寿登增订,未及卒业。杨之骈莅任,综其遗稿

  • 武林往哲遗著

    两编,六十六种。清丁丙(详见《武林掌故丛编》)编。是书收唐至明代著作,前编五十六种,后编十种。唐人著作有褚亮《褚亮集》一卷、褚遂良《褚遂良集》一卷、郑巢《郑巢诗集》一卷。其余为宋元明人著作。所收书除少

  • 史论五答

    一卷,清施国祁撰。施国祁,字非熊,号北研,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县学生,工诗词古文,有《礼耕堂文集》、《元遗山诗注》、《金源札记》等。《史论五答》一书主要是针对杨拙园手抄全谢山与杬董浦论金史五帖而作

  • 五经辨讹

    五卷。清吕治平(生卒年不详)撰。号愚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顺治中岁贡生,官德清县教谕。此书考论五经疑义,皆就坊本有传写之讹及注释之讹者,一一辨驳其是非,至于经文之旨,并不见阐发,不过为科举作文之用

  • 畿辅河道管见

    一卷。清吴邦庆撰。吴邦庆详见《畿辅水利辑览》。考《顺天府志》,道光三年,雨潦盛积,经流支川,皆成水患。朝廷特诏大员疏通河道,并将修复雍正初年畿辅之水利。邦庆遂著畿辅水道丛书,此书即作于当时。《畿辅河道

  • 东祀录

    一卷。明李东阳(1447-1516)撰。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茶陵(今属湖南)人。诗人。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宦官刘瑾专权时,周旋其间,为气节之士所不满,而实潜移默守,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