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江县志

中江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杨霈修,李福源、范泰衡纂。杨霈,铁岭人,进士,曾任中江县知县。李福源,邑人,进士。范泰衡,隆昌人,举人。中江县志,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李维翰,再修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县令陈景韩。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陈此和重加修辑。越二十八年,县令杨霈重事编纂,李福源、范泰衡协之,是为兹编。《中江县志》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共八卷首一卷。卷首为序、凡例、诸图。正文分为:卷一,地理志,含沿革、疆域、形胜、山川、风俗、物产。卷二,建置志,含城池、关隘、场镇、乡村、公署、铺递、祠庙、学校、水利、津梁、寺观、古迹、冢墓。卷三,田赋志,含国赋、民储。卷四,职官志,含文职、武职。卷五,选举志,含制科、仕进、军功、封荫、议叙。卷六,士女志,含人物、列女。卷七,杂记志,含大年、仙释、祥异。卷八,拾遗志,含遗文。此志天文从略,职官、选举于题名下,凡有可称述者,随事记载。庶阙者知事功德业,皆吾职分所当为。若无足述,虽势位科名,举不足重。似此等见识,不同于流俗。综观全书,分目简明得体,叙述详赡,记载详博,可谓信今传后之作。尚有同治五年(1866)刻本。

猜你喜欢

  • 佛祖历代通载

    简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1282-1341)撰。念常是元代禅宗杨歧派僧人。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2岁出家为僧,从平江圆明陆院体志学律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受

  • 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

    二卷。清赵培梓修订。赵氏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将《五方元音》加以修订,成《剔弊广增分韵五方元音》。其改动主要是:将等韵学中的一些概念搬到书中来;将声母代表字换成三十六字母;各韵之下另标明属于诗韵一

  • 重修长芦盐法志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 回疆则例

    八卷。清赛尚阿等奉敕修。赛尚阿,蒙古正蓝旗人。官至军机大臣、大学士。是书于嘉庆十六年(1811)始修,后经续修,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呈奏是编。书卷一为回疆叶尔羌各城额设阿奇木伯克等官,卷二为回疆

  • 枢垣题名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也未写明编撰年月。但从内容来看,本书似撰写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以后。全书的断限是:自光绪二年至二十一年十月,备列了这一时期所有军机大臣及军机章京的题名。卷首录有光绪十年三月礼

  • 残本酹江集

    ① 六卷。明孟称舜(详见《酹江集》十卷残本)编。《酹江集》原本三十卷,今存两种残本。一为十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十种。此集为六卷残本,存元、明杂剧六种,其中《狂鼓史》(十卷残本)题为《渔阳三弄》),《替

  • 读易易知

    三卷。清黄寅阶撰。此书编辑体例杂乱。书中删去了古注中“彖曰”、“象曰”、“坤卦文言曰”等字样,凡传辞与经文皆顶格,致使本不是一回事的经传、彖传、象传不分,揉杂在一起,忽而卦辞、忽而彖传、忽而小象、大象

  •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

  • 诗经三家注疏

    仅残存二卷。清代周日庠撰。周日庠,山阴人,生活在道光、咸丰年间,具体生卒年月、事迹不详。据本书书序称,周曾研读《诗》、《书》、《礼》、《义》、《春秋》,分别汇集成编,颇有造诣,本书是其著作之一,可惜未

  • 建隆寺志略

    十卷。清释昌立纂辑。史椿龄、陈寓泰编次。释昌立,号小支者,道光间建隆寺僧。史椿龄,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陈寓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建隆,宋太祖开国年号,太祖平李重进于扬州,即在驻地建寺,并以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