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上谕成语

上谕成语

十二卷。无撰者姓名。书前后亦无序无跋。此书体例,与《清文典要大全》相同。专为京外的各部旗衙署,翻译上谕批旨,及折奏公牍所需。此书依《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集各种例行清语,皆以词语的第一字为纲。其语句不拘字数,其卷次即按照《康熙字典》十二辰次分列。部首亦依照字典次序开列。但未能把所有的部首列入。各部语句的归类亦有不当之处。如以“正”字为词头的“正值大雨时行”等十一句,以“再”字为词头的三句,以“可”字为词头的二句,以“王”、“更”,“歪”字为词头的各一句,以上均入“一”部。又如以“申”字为词头的词句,“申明旧例”等六句,以“年”字为词头的五句,以“半”字为词头的二句,以“平”、“引”、“弗”、“甫”字为词头的各一句,皆误入“丨”部”,以“屯”字为词头的八句,以“及”为词头的二句,以“幺”、“秉”、“千”为词头的各一句,误入“丿”部。还有,以“未”、“小”为词头的入“丨”部。以“工”字为词头的入“二”部。以“商”、“膏”,“禀”、“率”为词头的入“一”部。以“全”、“会”、“命”、“含”、“合”、“夹”、“春”、“箇”、“化”为词头的入“人”部。以及“见”,入“儿”部。“曾”、“举”,入“八”部。“同”、“罔”,入“冂”部。“军”字入“冖”部。“减”、“咨”字入“冫”字。“办”(辨)、“另”,入“力”部。“此”、“能”、“背”,入“匕”部。“直”、“率”入“十”部等。而且以上这些又是子集第一卷中的一部分。此书仅有相互传抄本,所以错误较多。但是,此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当时流行相当广泛。凡习清书之家,几乎人手一编,而满洲从政者,亦往往奉为金针秘本。其地位实居《清汉文海》之上。

猜你喜欢

  • 从先维俗议

    五卷。明管志道撰(详见《孟义订测》条)。此书共五卷,内容大要言往来交接之礼,亦即礼俗关于世教民彝之大者。前三卷均载事迹,第四、第五卷多为其讲学之语,理杂二氏,颇及垂世典要与出世密固,且明立三教主宾之说

  • 潭影轩词

    一卷。清沈宗约(生卒年未详)撰。沈宗约字鹤坪,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本书收词约六十余首。中间与曲阜孔昭薰酬和者,亦附孔词于各首之后。所用题目,如百宵烛、百子炮、压岁钱、撑门炭、元宝糕、欢喜桐、万年粮、

  • 团香吟

    一卷。清冯履莹撰。冯履莹,生卒年不详,字守璞,江苏南江(今上海)人,丁岵瞻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姊冯履端《绣间草》合在一起刊刻而成的,名为《周浦二冯诗草》。书前有作者自己所作序言。共收诗二十七首。此

  • 玄真子

    一卷。唐张志和(生卒年不详)撰;附天隐子一卷。唐无名氏撰。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年十六游太学,举明经,肃宗时待诏翰林,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因获罪被贬为南浦尉,赦免后隐于江湖

  • 周张全书

    二十二卷。明徐必达(详见《南京都察院志》)编。周敦颐之书,除《太极图说》、《通书》而外,仅得诗文、尺牍数首,附以年谱、传志及诸儒之论而为七卷。张载之书,除《正蒙》、《理窟》、《易说》而外,兼载语录、文

  • 许学考

    二十六卷。近代黎学诰(生卒年不详)撰。学诰字觉人,江西人。据黎氏自序所述,是编乃继其乡先辈谢启昆《小学考》而作。专取小学类中关于《说文》一部分著作,自许氏《说文》以后,属于《说文》部分者录之。每录一书

  • 明德堂文集

    二十六卷。明吕维祺(1587-1641)撰。吕维祺,字介孺,号豫石。河南新安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擢吏部主事。著有《四体约言》等。其生平不求以文章名世,然所论建多朴实,非空谈经济之流。此集

  • 周易通论月令

    二卷。清姚配中撰。作者认为所谓的月令即周易所阐发的阴阳之道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因而在治易之暇,著《月令笺》五卷,以探索其中的关系。后将其精华部分通论条贯而成此书,其基本思想与作者的《周易姚氏学》略同

  • 曾惠敏公集

    十四卷。清曾纪泽(1839-1890)撰。曾纪泽,字劼刚,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家。精通小学、乐律,兼通外文。1878年出使英、法,1880兼任驻俄公使。参与中俄谈判,修订《中俄伊犁条约》。

  • 山阳录

    一卷。明陈贞慧撰。贞慧字定生,江苏宜兴人,诸生,侍郎于延之子。与侯方域、冒襄、方以智称四公子。著有《雪岑集》。山阳者用向秀闻笛语意。该书记父辈或同辈中有节操之士,他们或死国难,或死党狱,或死感愤,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