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经精义注疏综要

七经精义注疏综要

四卷。清无名氏撰。按此书不署撰人,亦无序跋,因此作者、年月皆不可考。观其文字,颇多丹铅涂乙,大概还是未定稿本。全书四卷,分门别类,总类书于首页,卷内每门之下又刊细目,取杂考体。其考证多关七经的史地典制,颇为精审。检各家书目,均无此书,仅武林丁氏藏书中有《七经精义》,残存三、四卷,武林黄淦所著,嘉庆十三年刻本。但其书名并无“注疏综要”字,与此书亦异。此书卷一分天文、时令、地域、伦常、君德、治道六类,每类又各十余条。卷二分官制、民籍、田制、贡赋、学校、武备、刑法等七门。卷三为礼仪、冠礼、婚礼、祭礼、朝觐、聘问、会盟、飨食、射礼等。卷四为乐律,儒术、工技、宫室、器用、珍宝、车旗、衣服、饮食等。其中考证精核,可以发明经术及史地的,如《治历以置闰为急》、《关市城郭附讥征考》、《四镇五岳考》、《济漯考》、《三江考》、《淇澳二水名考》、《命名考》、《赐命考》、《侯国官制考》、《周礼无公孤之官说》、《论语太宰系吴考》、《三代授田考》、《经界即阡陌考》、《水利成均说》、《辟雍泮宫考》、《侯国学制考》、《天子视学有四考》、《冠礼婚礼总考》、《左传两社考》、《社稷考》、《望祀考》、《鲁禘考》、《三傩考》、《会同考》、《弓矢源流八佾考》、《门阀考》、《观阙考》、《方策考》、《车名考》、《明衣考》等。观其目录,即可知全书内容。此书注疏经义,皆能格物致知,由经入史,并以辨章学术、考究名物为根本。故此书虽仍不脱昔日议论的习气,但毕竟能实事求是,犹存乾嘉朴学考据遗风,诚为可贵。有晴西书屋原稿本。

猜你喜欢

  • 周易参同契分章注

    三卷。元陈致虚(1290——?)撰。陈致虚,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元代全真道士。天历二年己巳(1329)陈致虚四十岁从赵友钦学道。撰有《金丹大要》十六卷,《度人上品妙经注》三卷、

  • 书传盐梅

    二十卷。清黄文莲撰。黄文莲字星槎,号芳亭,上海人。此书是以苏传、蔡传为主,二传不详备的地方,就采取其他诸说来补充。在书首自序里,黄文莲说:《尚书》文字最古,汉、唐以来注家以百数,而苏东坡的《书传》推明

  • 仪礼先易八卷图考

    一卷。清曾家模撰。生卒年不详。家模字资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市)人。《湖南通志人物志》称其家贫好学,靠授徒维持生计。著有《仪礼先易》、《古今图考》、《春秋述朱》和《左传塾抄》等。其《古今图考》尤为精核

  • 小学集注

    六卷。宋朱熹(已著录)撰,明陈选注。陈选字士贤,临海人。天顺六年(1340)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追赠光禄寺卿,谥恭愍。是书成于淳熙十四年(1187)。凡内篇四:曰《立教》、曰《明伦》、曰《敬身》、曰

  • 清太宗实录

    十六册又实录残卷。清代官修。现存清代实录中太祖、太宗、世宗三朝都经过重修和校订。《太宗实录》初修于顺治九年(1652),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又加校订,乾隆初始成定本。是

  •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

    十卷。明顾应祥(生卒年不详)撰。顾应祥字箬溪,吴兴人。明嘉靖间巡抚云南,迁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有自序并题:“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兴顾应祥释术。”另著有《弧矢算

  • 石首县志

    ①七卷,清张坦修,成师吕纂。张坦,字平侯,号岘山,云南石屏州人,雍正四年(1726)进士,官石首知县。石首县始于晋,因境内多山石,名石首山,故名县。元明以前旧志无考。县志创修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

  • 平阴县志

    ①八卷。清陈秉直修,赵贯台纂。陈秉直,辽宁海州人,贡士出身,顺治六年(1649)任平阴知县,官至浙江布政使。赵贯台字紫垣,邑人,顺治十一年(1654)举人。著有《古今物连类》等。考平阴县志,创修于明正

  • 屈宋古音义

    三卷。明陈第撰。陈氏既撰《毛诗古音考》,复以《楚辞》去《诗经》未远,《楚辞》音亦属古音,遂取屈原所著《离骚》等二十五篇,除去《天问》一篇,得二十四篇;又取宋玉《九辩》九篇、《招魂》一篇;又增以《文选》

  • 合刻五家言

    无卷数。明钟惺(1574-1624)撰。钟惺,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他和谭元春为竟陵派的创始者,在文学创作中主张“抒写性灵”,反对模拟古人,和公安派有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