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金史外国传地理考证
一卷。丁谦(生平详见《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撰。他在书中说:《金史·外国传》仅载夏、高丽二国,殊嫌漏略。稽之《元史》、《元秘史》及西域史等书,知当时西北部落甚多……兹特补列十五国于后,以备参证。今考其书,共载十七国:一夏、二高丽、三蒙古、四塔塔儿、五客列、六注古、七白鞑靼、八宏吉剌、九泰亦赤、十篾儿乞、十一乃蛮、十二畏兀儿、十三黠戛斯、十四卫剌特、十五哈喇鲁、十六西辽、十七货勒自弥(或作花剌子模),皆著其始末。书中漏脱讹误颇多,聊备参考。有浙江图书馆刊本。
一卷。丁谦(生平详见《丁氏辽史各外国地理考证》)撰。他在书中说:《金史·外国传》仅载夏、高丽二国,殊嫌漏略。稽之《元史》、《元秘史》及西域史等书,知当时西北部落甚多……兹特补列十五国于后,以备参证。今考其书,共载十七国:一夏、二高丽、三蒙古、四塔塔儿、五客列、六注古、七白鞑靼、八宏吉剌、九泰亦赤、十篾儿乞、十一乃蛮、十二畏兀儿、十三黠戛斯、十四卫剌特、十五哈喇鲁、十六西辽、十七货勒自弥(或作花剌子模),皆著其始末。书中漏脱讹误颇多,聊备参考。有浙江图书馆刊本。
一卷。清华浣芳(1662?-1722?)撰。浣芳,江苏苏州人,张荣之妾,工诗。年二十三而卒,张荣刊其遗诗并作序。《序》称浣芳九岁时梦见唐太宗召唐一代诸诗人教她作诗,其事怪诞。《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荣
一卷。宋储泳(生卒年不详)撰。储泳字文卿,号华谷,云间(今江苏松江)人,侨居华亭。储泳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工于吟咏,其诗集今已失传,惟诗家鼎脔《至元嘉禾志》中稍载其遗篇一二而已。又曾作《易说》,见于丁
六卷。明陈钜昌辑刻,董其昌书。此帖为陈氏辑刻四种董书之一。明代以来,汇刻董氏书迹者日益增多,但往往失于鉴别,使得真伪共存一体。而陈氏与董其昌为姻亲,且所选刻书帖皆经董其昌加以鉴定,所以除董氏自刻本外,
二卷。明谢廷谅(生平见《薄游草》条)撰。谢廷谅著有《千金堤心志》,已著录。此集上卷为诗,下卷为文。前有万历十六年(1588年)陈文烛序,称其学问日富,变化无穷,与胡应麟并称。其作虽工丽,但边幅太狭,犹
四卷。清江永(详见《周礼疑义举要》)撰。此书前三卷为考辨《春秋》经传之地理,第四卷则是为《春秋传说汇纂》一书中之《王朝列国兴废说》的地理考证加注。此书按经传秩序,对山、川、国、邑地名随文加以辨析,且只
十卷。明张志淳(生卒年不详)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云南。明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撰有《永昌二芳记》等书。《南园漫录》共十卷,书首有作者正德十年自序,自序中称:此书乃仿
七种,七卷。清何思钧编辑。何思钧字双溪,灵石(今山西省灵石县)人,主要活动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本丛书摘出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中有关教训子弟修身劝学诸书,汇为一集,共七种:清姚廷杰《教孝
二卷。明葛征奇(?-1645)编。葛征奇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有《芜园诗集》。初,嘉靖四十四年(1565),陈暹合刻孙蕡、王佐、黄哲、李德、赵介五人之诗
十卷。宋章安(生卒年不详)撰。章安,南宋时人,曾任登仕郎,撰有《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十卷。宋徽宗赵佶,曾作《御解道德真经》解《道德经》,章安撰此书的要旨是阐释宋徽宗之解。此书卷首有章安自序。其序称《道
一卷。清焦廷琥辑。廷琥字虎玉,江苏江都人,诸生,生卒年及事迹未详。此书记其父焦循(1763-1820)事略。焦循字理堂,一字里堂,嘉庆举人,为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著有《易通释》、《里堂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