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二起义

王二起义

明末陕北农民起义。天启(公元1621年—1627年)年间,陕北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而明朝政府又严催赋税,人民生活陷入绝境。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北澄县饥民在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下,以墨涂面,冲进澄县城内,杀知县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次年,王二率众北上,同在府谷(今陕西府谷)起义的王嘉胤部合并,聚集在延庆的黄龙山。接着,陕西各地饥民、失业驿卒、逃亡士兵纷纷起义,斗争烈火蔓延到甘肃、山西。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正月,王二被陕西兵备商雒道刘应遇所杀。

猜你喜欢

  • 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北齐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为东魏大将。武定五年(公元547年),侯景以其领有的河南七州十三镇之地,叛魏降梁。梁武帝贪图土地,派肖渊明率兵北上接应。遭东魏军袭击,肖渊明战败被俘。东魏

  • 百家争鸣

    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各学术派别互相争辩,竞相发展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便是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兵、墨、名、阴阳、纵横、农、杂

  • 净土宗

    中国佛教宗派,亦称莲宗。唐代善导创立。主要依据经典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世亲《往生论》。教徒期望死后“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故名净土宗。由于此宗修行简单,唐中叶以后

  • 太平军北伐

    1853——1855年(咸丰三年至五年)太平军为夺取北京而进行的远征,亦称“太平军扫北”。太平天国在定都天京后不久,便于1853年5月(咸丰三年四月)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率部北伐。林、

  • 聊城之战

    隋末河北义军消灭隋军主力宇文化及部的战役。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七月,宇文化及在童山(今河南浚县西南)为李密击败后,北走魏县(今河北大名东),鸩杀炀帝子秦王杨浩,自称皇帝。次年为唐将李神通压迫,东

  • 毛遂自荐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下食客毛遂自我推荐的故事。秦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破赵军后, 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又派军进攻赵都邯郸。赵派平原君往楚求救,拟与楚合纵。平原君在其门下食客中

  • 中美续修条约

    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条约。1879年(光绪五年)美国卸任总统格兰忒利用调停中日关于琉球问题的时机,迫使清政府答应对华工赴美可以“改章办理”。1880年11月17日(光绪六年十月十五日)美国驻

  • 出河店大捷

    女真族抗辽战争中重要战役。天庆四年(公元1114年),辽军在宁江州战役中失败,天祚帝急命东北路都统肖嗣先等率十万大军至鸭子河以北之出河店(今黑龙江肇源县西南),镇压女真抗辽斗争。十一月,完颜阿骨打率军

  • 李沅发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前湘桂农民起义。李沅发系湖南新宁人,天地会首领,曾参加雷再浩起义。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夏秋,湖南发生饥荒,地主乘机囤积居奇,重利盘剥,李沅发联合汉、瑶农民三百余人,提出“劫富济贫”口

  • 中法越南边境通商章程

    又称《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天津协定》,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1886年4月25日(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由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和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天津签订,共十九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