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渤海国

渤海国

唐代东北地区靺鞨粟末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和部分高句丽部所建的政权。靺鞨是居住在长白山和黑龙江之间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汉称挹娄,南北朝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靺鞨有白山、黑水、粟末等部。粟末地居最南。武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粟末首领大祚荣建立政权,称震国(亦称振国)。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部为忽汗州,大祚荣兼都督,从此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渤海国按唐制建立政治、经济制度,使用汉文。开元七年,大祚荣死,其子大武艺立,是为武王。他积极向外扩展。最盛时辖境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东至日本海,南与新罗以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为界,西至契丹。设在乌苏里江东岸一带有四府十一州,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县的东京城镇。渤海与唐王朝关系一直很好。五代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共存二百余年。

猜你喜欢

  • 武丁征伐多方

    商代和西周初年的古文献(包括甲骨文、金文)把王畿周围的异姓部族称作“方”。因其数众多,总称“多方”。武丁时期,与商敌对的方国主要有土方、邛方、鬼方、羌方等,他们大都位于商的西北面,其中土方和邛方还经常

  • 介休之战

    唐军与宋金刚军进行的一次战役。李渊太原起兵,进军关中之时,留第四子李元吉镇守太原(今山西太原南)。后刘武周、宋金刚勾结突厥贵族,攻破太原,并长驱南下直到晋南。李渊派李世民率军反击,以收复故地。武德三年

  • 邙山之战

    东、西魏之间进行的一次大战。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西魏大统九年)二月,东魏北豫州(今河南荥阳西北)刺史高仲密,据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降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亲帅大军至洛阳接应,又遣部将于谨攻占

  • 存邢救卫

    齐桓公为争做霸主对邢、卫两个华夏国家的救援。春秋初年,北方赤狄部落大举进攻中原华夏国家,曾一度大败邢国(今河北邢台),并攻破卫国国都(今河南淇县)。齐桓公听从管仲建议,出兵救援邢、卫。为使邢、卫安全有

  • 求贤令

    曹操选官用人的诏令之一。曹操统一了北方,为加强统治力量,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颁布了“求贤令”。令文说: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之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天下的呢?他们所遇到的

  • 三十六家海内名士案

    见“刘思礼案”。

  • 建都之争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退位。次日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孙中山荐袁以代。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袁为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对袁的野心有所察觉,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提出三项条件:定都南京;俟新总统到南京

  • 完璧归赵

    战国晚期,赵国蔺相如出使秦国的故事。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和氏璧。秦昭王听说,派人致赵王信,愿以十五城交换玉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怕给了璧、得不到城。宦者缪贤乃向赵王推荐其

  • 林维喜事件

    1839年7月7日(道光十九年五月廿七日),一批英国水手在九龙尖沙嘴行凶,殴打当地中国居民,打伤妇女儿童多人,农民林维喜伤重身亡。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严令英国代表查理·义律交出凶手抵罪。义律拒交凶手,无

  • 前徒倒戈

    周武王伐商战役中,在牧野战场上发生的商纣王军中下层士兵的阵前起义。徒是步兵的称呼。古代战争以车战为主,步兵为辅,战车上的甲士只有贵族才能充任,协同作战的步兵则由下层庶民充当。由于商纣王统治时期对平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