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清室预备立宪

清室预备立宪

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所采取的欺骗性的政治措施。进入二十世纪后,革命形势蓬勃发展,清政府虽推行“新政”仍无济于事。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利用日俄战争中日胜俄败竭力鼓吹立宪,一些有实力的地方督抚为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也要求实行宪政,从而迫使清政府不能不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派以皇族载泽为首的五大臣赴日本和欧美考察宪政,载泽等回国后密陈:实行君主立宪可使“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皇位永固”,而且可以先宣布宗旨,缓和矛盾,至于“实行之期,原可宽立年限”。1906年9月1日(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清政府为抵制革命,拉拢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欺骗舆论和加强中央集权,正式下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清政府的“预备立宪”首先从改革官制入手,在中央排斥汉族官僚,在地方削减督抚的军权财权,借以巩固满洲贵族的统治。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宣布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咨议局,准备将来改为国会和地方议会。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对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极表欢迎,但又对实现遥遥无期深为不满,各省的资产阶级立宪派相继上书清政府或派出代表进京请愿,要求召开国会,早行宪政。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清政府颁布了一个实质是君权至上的“钦定宪法大纲”,同时宣布筹备立宪以九年为期。不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连死去,三岁的溥仪继位,其父载沣摄政,一面大搞皇族集权,一面重申立宪宗旨,下令切实筹办宪政,继续玩弄“预备立宪”骗局。1909年(宣统元年)各省咨议局正式成立,许多立宪派经督抚遴选为议员,一些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分别被选为各省咨议局议长,他们利用咨议局的合法地位,联合发起了立宪请愿运动。各省咨议局代表齐集北京,接连三次上书请愿,要求速开国会,已经正式成立的资政院和部分地方督抚也相继提出召开国会和设立责任内阁的要求。清政府迫不得已,宣布缩短“预备立宪”的期限,决定于宣统五年召开国会,国会召开前两年先成立责任内阁。1911年5月(宣统三年四月)清政府颁布新订内阁官制,下令裁撤军机处,任命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成立新内阁。在内阁总理、协理大臣和各部大臣十三人中,满族九人,汉族仅四人,而九名满人中皇族又占七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假仿行宪政之名以行皇族集权之实的阴谋完全暴露, “预备立宪”骗局彻底破产。

猜你喜欢

  • 三饷

    明末额外增加的“辽饷”、“剿饷”、“练饷”三项赋税。自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起,明政府借口向辽东用兵,依万历六年《会计录》全国垦田七百余万顷,按亩加派“辽饷”,每亩加征银三厘五毫。第二年,又每

  • 汉鄂战役

    宋元间一次重要战役。元军攻占襄阳(今湖北襄樊)后,南宋命张世杰率兵固守郢州(今湖北钟祥),封锁汉水。同时增修加固鄂州(今湖北武昌)一带城垣工事,控扼长江咽喉。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元军出襄阳,绕

  • 云南彝民起义

    1856—1876年(咸丰六年至光绪二年)间云南哀牢山区以彝族为主并有汉、回等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1856年5月(咸丰六年四月)云南哀牢山区雇农李文学在太平军战士王泰阶(汉族)和李学东(彝族)协助下

  •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继位。“三藩”之乱期间,郑经曾乘势攻占福建等地,向大陆发展势力。“三藩”之乱被平定,郑经只好退回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死,长子郑克�ȴ

  • 吏部

    官署名。西汉将尚书分为常侍、二千石、民、客等四曹,后扩至六曹。东汉始将尚书常侍曹改为吏曹,又称选部,专掌选举之事。魏、晋、南朝、北魏、北齐皆称吏部,北周称为天官,隋、唐初亦称吏部,武则天曾改称天官,唐

  • 投笔从戎

    东汉时班超弃文从武之事。永平五年(公元62年),班超随兄班固来到洛阳,家贫,常为官府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而叹: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砚)间乎

  • 范缜论神灭

    范缜为齐梁之际人,出身寒门,博通经术,尤精《三礼》。南齐永明年间,为宰相肖子良宾客。肖子良笃信佛教,招揽宾客,于西邸大讲佛经。范缜对佛教深恶痛绝,与肖子良进行激烈争论,驳得肖子良哑口无言。范缜写了《神

  •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领,段是安徽合肥人,因而称皖系,与直系同为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段祺瑞字芝

  • 十三部刺史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分为交趾、朔方、冀州、幽州、并州、兖州、徐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总

  • 叶宗留起义

    明代中期闽、浙、赣地区农民起义。叶宗留,浙江庆元人,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与郑祥四、苍大头等人聚集大批破产农民进入浙江、福建、江西一带的仙霞岭山区开采银矿谋生。明朝统治者推行矿禁政策,命浙江、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