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战国

战国

时代名。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各诸侯国连年战争,时称“战国”。西汉末刘向编《战国策》,正式定为时代名。战国时的各大国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著名的有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楚悼王时的吴起变法和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这些变法使这些大国先后强盛起来。战国初有二十多个国家,在封建兼并战争过程中,一些大国先后灭掉了一些小国和中等国家。到战国中期剩下秦、齐、楚、燕、赵、韩、魏七个大国。战国末期,秦又先后灭掉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统一中国。见“七雄并立”。

猜你喜欢

  • 刘二祖起义

    金末鲁南红袄军起义。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泰安(今山东泰安)人刘二祖聚集当地农民起义,转战于淄(今山东淄博)、沂(今山东临沂)二州,以沂蒙山为依托,坚持抗金。其女刘小姐也率众参加战斗,众至数万。

  • 中法越南边境通商章程

    又称《滇粤陆路通商章程》或《天津协定》,中法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法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1886年4月25日(光绪十二年三月二十二日)由法国驻华公使戈可当和清政府代表李鸿章在天津签订,共十九款。主

  • 泛舟之役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输入粮食。秦穆公和大臣百里奚等商量,决定输给晋国粮食。运送粟米的船队从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到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沿水路接连不断,被称为“泛舟之役”。

  • 海陵迁燕

    金建国后一直以完颜部女真肇兴之地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白城子)为统治中心,经营东北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女真族封建化,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锐意与女真旧俗决裂,把汉族地区作为统治重心。天德三年(公

  • 应天书院

    宋著名书院。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故城)。因应天府旧称睢阳,故又名睢阳书院。原为五代末年名儒戚同文隐居讲学之所,生徒常百余人,范仲淹曾就学于此。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富民曹诚就其地建学舍

  • 户部

    官署名。西汉始置民曹,主吏人上书事。东汉又兼管缮修功作,当工官之任。曹魏置左民尚书,西晋一度废省,后又加置右民尚书。东晋、刘宋、肖齐并置左民尚书,肖梁、陈朝并置左户尚书,执掌户籍,兼知工官之事。北魏、

  • 巫蛊之祸

    汉武帝时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巫蛊是巫术的一种,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就可达到加祸于被害人的目的。武帝晚年多病,怀疑为其左右巫蛊所致。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十一月,发兵大搜长安城(今陕西西安

  • 洛阳兵变

    五代时,后梁末帝朱友贞利用禁军杀兄夺位的事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全忠第三子朱友珪杀父自立,称帝洛阳,引起诸弟及朝臣不满。次年,驻守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朱全忠第四子、均王朱友贞阴谋夺取皇位,遂

  • 张昌起义

    西晋荆州蛮汉各族人民起义。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江夏郡(治今湖北云梦)夏收在望,地方官吏迫害前来就食的流民,义阳(今河南新野南)蛮族人张昌遂率领民众在安陆县石岩山举行武装起义。起义军打败太守弓钦的

  • 崤之战

    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一场战争。秦穆公早有向东扩张的企图,因晋国的阻挡而未能实现。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刚刚去世,晋襄公即位,尚未来得及举行丧葬,秦穆公即乘机派遣军队,由孟明视等三帅统领偷袭郑国。未达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