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广东独立

广东独立

广东是革命党人活动较多的地区,从最早的兴中会广州起义到规模最大的黄花岗之役,革命党人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革命影响较深。广东也是清政府加意防范的重点地区。黄花岗起义后,清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采取捕杀革命党人、解散受革命党影响的新军,在各地城乡组织地主武装等措施,加强对广州和各地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革命党人决定将工作重点暂时外移,在外府州县发动会党、绿林组织民军,伺机合取广州。武昌起义成功、湘赣等地相继光复,广东的革命党人急谋响应,组织各地民军发难,并动员各地革命党人率队赶赴省城四郊,准备会攻广州。在革命形势高涨的压力下,张鸣岐被迫考虑从权应变,李准也秘密向革命党人联络“输诚”,广州的绅商和立宪派则竭力奔走促使当局“和平独立”。部分革命党人对武装夺取广州信心不足,因而并不反对“和平光复”的主张。于是在咨议局召开的有张鸣岐和满汉八旗代表参加的会议上,作出即 宣布独立的决定。1911年11月9日(宣统三年九月十九日)广东正式宣布独立,推张鸣岐为都督,龙济光为副都督,以咨议局为议事机关。但是广大群众和各路民军对这种保持原有统治秩序的“光复”不满,张、龙也不敢就职,各界代表和咨议局重新开会,推胡汉民为都督,陈炯明为副都督,正式成立广东军政府。

猜你喜欢

  • 望厦条约

    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中国近代史上美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美国全权公使顾盛以战争相恫吓,胁迫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厦村签订。共三十四款

  • 转运司

    官署名。唐代始置水陆发运使,管理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间粮米转运事务。后设江淮转运使,掌东南诸道粮米、盐、铁、钱币转运事宜。后又有诸道转运使,总掌全国粮米财货转运及出纳,往往由宰相或盐铁使等官兼领,

  • 三京宰相府

    辽先后后置五东,即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罗城)、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以五京为中心,分全国为上京道、西

  • 乌龙会

    明末清初江南农民组织。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大顺军推翻明王朝的消息传到江苏后,嘉定、太仓、青浦,上海、宝山等县的奴仆纷纷组织乌龙会,以顾慎卿、吕茂成、陈瑶甫为首,向地主索取卖身契,要求人身自

  • 梃击案

    明末“三案”之一。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五月初四日,张差持枣木棍打进太子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内侍,被执。巡皇城御史刘廷元以张差有疯癫病上奏。后经刑部会十三司官王之寀等再审,张差供系郑贵妃

  •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全称南山律宗。因创立者唐道宣住终南山,故名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后此派盛行,简称律宗。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鉴真把律宗传入日本。

  • 太原起兵

    李渊起兵反隋之举。隋朝末年,炀帝昏庸残暴,朝野鼎沸,群雄蜂起。李渊身为隋朝重臣,早有取代隋朝之心。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江苏扬州),李渊为晋阳宫监、太原(今山西太原南) 留守。

  • 山东假独立

    山东毗邻直隶,接近清朝统治中心地区,袁世凯曾任山东巡抚,视山东为北洋军阀地盘,因此反动势力对山东的控制较严。山东早有革命党人从事活动,但范围仅限于学界,没有掌握武装力量,并且和立宪派的关系十分密切。1

  • 窦建德起义

    隋末三大农民起义之一。其领袖为窦建德。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河北地区有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等农民义军活动,窦建德因支持义军,举家被害,遂率二百人起义,投高鸡泊(位于今河北漳南)高士达。孙安祖、张

  • 渠伊钱与捋须钱

    五代时南唐庐州刺史张崇向当地人民征收的杂税。张崇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任内,恣行不法,专以搜刮为务,百姓怨恨。后张崇入觐南唐主,州民不愿其回任,相顾而言: “渠伊(即他)必不复来矣。”张崇回任后,就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