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咸丰三年)冬颁布。1860年(咸丰十年)重刻刊行。其基本精神为“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其内容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关于土地分配制度,规定不论男女,计口分田,十六岁以上分整份,十五岁以下减半;按产量高低田分九等,亩产一千二百斤者为上上田,依次亩产每减一百斤田降一等,最低至亩产四百斤为下下田,好坏田配搭分配;田之耕种不分畛域,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关于生产,规定农副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各家除力农而外,还要种桑,养蚕,纺织,养五只母鸡,二头母猪; “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 农隙治事”。关于产品分配,规定除留口粮外,其余一切农副产品皆归国库;有“婚娶弥月喜事”,由国库按定例发给钱、谷, “通天下皆一式”,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社会组织方面,规定仿照太平军的编制系统编组民户,每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设一军,其下逐级分师、旅、卒、两、伍。“两”为基本管理单位,每二十五家为一两,设礼拜堂和国库各一,由两司马总管生产、分配、行政、司法、军事训练、宗教活动和礼俗等一切事务;实行劳武结合,一般每家出一伍卒,有警时由首领统带杀敌,平时则由首领督率务农。政治体制方面,规定生死予夺黜陟大事,由下至上逐级呈报,最后由军师上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关于官、民之保荐举发与升黜赏罚制度,规定以遵条命及力农者为贤为良,或举或赏,违条命及惰农者为恶为顽,或诛或罚,每年保举贤良一次,以补诸官之缺;官以遵条命政令、尽忠报国者为忠,逆条命政令及受贿弄弊者为奸,三年一行升贬,对有重大功过者,可不拘年限随时保升奏贬;对事保升奏贬者,符实有赏,虚枉处罚。此外,对诉讼、教务活动等项也作了具体规定。从该文件的主旨方面看,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符合农民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把中国封建时期农民阶级的平均平等思想发展到了最高峰,但它要求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产,这又反映了封建小私有者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没有也不可能实际推行。该文件中其他某些方面(例如社会组织体制方面)的某些规定, 或有实行。

猜你喜欢

  • 义仓

    隋、唐时为储粮备荒而在民间设置的粮仓。因“义仓”设于当地村社,故又称“社仓”。北齐始征义租,于州县设仓储存。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采纳度支尚书长孙平的建议,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共立义仓, 藏储

  • 苏报案

    清末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为湘人陈范在上海所办,因受当时爱国学潮推动逐渐倾向革命,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革命言论的园地。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夏,聘章士钊任主笔,发表了推荐邹容所著《革命军》和

  • 反对英美掠卖华工斗争

    十九世纪中国人民反对英美殖民主义者掠卖华工的斗争。鸦片战争后,英、美殖民者在其本国政府或明或暗的支持下,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拐骗或掳掠中国劳动人民,贩往美洲、非洲、澳洲及东南亚一带从事奴隶劳动,被掠卖的

  • 江西光复

    武昌起义成功,毗邻江西震动,九江新军首先起义响应。九江是武汉下游的江防重镇,驻有江西新军第五十三标,早有同盟会员林森等联络新军、会党进行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消息传来,革命党人分头策动新军、警察、炮台守军

  • 参合陂之战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魏与后燕间进行的一次大战。拓跋珪建魏后,国力迅速强大。后燕主慕容垂对此深感不安。登国六年(公元391年),后燕借拓跋珪遣其弟拓跋觚朝见的机会,将拓跋觚扣作人质,强令拓跋珪赠送良马。珪

  • 陈天华之死

    陈天华出生于湖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次年一度返国,参与黄兴策划的长沙起义,事败亡命日本。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同盟会,成为重要成员。同年12月8日(十一月十二日)为抗议日本文

  • 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中国修筑山海关内外铁路向英国借款的合同,前此中国曾以筹造中后所至新民铁路及营口支路、并归还津榆、津芦各路所欠款项为由,于1898年6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四月十九日)在北京与英方草签合同,筹借英款合银一

  • 郝经使宋

    元初郝经奉命使宋议和之事。郝经字伯常,元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家世业儒。蒙哥汗时入忽必烈幕府, 深受信用。后随忽必烈南下征宋。公元1259年,蒙古军包围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丞相贾似道私下请和,

  • 前秦

    十六国之一。氐族贵族苻洪建立。氐族苻氏世代为西戎酋长,公元351年,苻洪自称三秦王。洪死后子苻健继位,改国号为秦,史称前秦,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苻健死后,子苻生继位,其性残暴,为族兄苻坚杀掉。苻坚

  • 李辅国政变

    宦官李辅国在安史叛乱、玄宗入蜀时,劝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自任太子家令,判元帅府行军司马事,更名静忠为辅国,奏章军符皆由其掌管。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太上皇李隆基死,肃宗病重,乃命太子李豫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