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

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权提出的旨在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秘密条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乘欧美各国卷入战争无暇东顾之机,加紧侵略中国。当时日本虽也对德奥宣战,却不出兵欧洲,而把矛头指向德国侵占下的中国山东地区,夺取了德国在华的侵略权益。接着就利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进行讹诈。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当面递交了二十一条要求,内容共分为五号:将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让予日本并加以扩大;将旅大租借地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均延长为九十九年,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东部的“优越地位”;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附近矿山不准外人开采;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转让给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的警政、兵工厂由中日合办,将武昌——九江——南昌、南昌——杭州——潮州的铁路修筑权让予日本,日本在福建省内有筑路、开矿和修建海港船厂的优先权。日本一面要求袁世凯保守秘密,从速解决;一面向东三省、山东、福建、大沽等地增兵,进行恐吓。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袁世凯在四十八小时内答复。这时二十一条内容已为各国获悉,引起列强的强烈不满,日本不能不有所顾忌,宣布第五号为“希望条件”,允许日后再行协商。袁世凯为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不顾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于5月9日除第五号“日后协商”外,其余条件全部应允。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立即掀起反对袁世凯卖国和日本侵略的爱国运动。由于全国人民的坚决抵制,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猜你喜欢

  • 中日朝鲜撤兵条约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拔钉钱

    五代时唐、晋之交,靠兵变起家的大将赵在礼任宋州节度使时向当地人民征收的杂税之一。赵在礼一生历十余镇,善治生殖货,积财巨万,两京及所辖藩镇,皆置邸店以赚钱。他镇宋州(今河南商丘)时,专务聚敛,所为多不法

  • 彭普贵起义

    明初四川农民起义。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四川眉县人民在彭普贵领导下起义,杀知县颜师胜,攻占忠州(今四川忠县)等十四个州县。同年,被平羌将军右御史大夫丁玉镇压。

  • 冯嫽三使乌孙

    乌孙是中国古老民族之一。起初在祁连、敦煌间生息,后受匈奴压迫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都赤谷城(今苏联伊什提克附近),武帝为联系乌孙以制匈奴,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至乌孙,又曾先后使江都王刘建女刘细君及

  • 夷陵之战

    刘备与孙权间的战役。刘备据有益州(治今四川成都)后,孙权截杀关羽,袭取荆州。刘备为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七月,率军十万余,顺江而下。蜀军在巫峡和夷陵(今湖北宜昌东)间七百里长

  • 保浙会

    清末维新爱国团体之一,是一个地区性的学会。主要成员是以旅京的浙江士人为中心的维新派人物。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保国会的影响下,保浙会亦在北京组成。康有为到会发表演说,宣传维新变法,参加者达百余人

  • 东汉田庄

    东汉时出现了豪强地主聚族而居,自给自足的田庄。田庄的主人是拥有生产资料的豪强地主。劳动者既有田庄主人的宗族、亲戚、宾客,也有徒附和奴婢,他们平时生产,农闲习武。田庄种植谷物菜蔬,饲养牛马牲畜,植树养蚕

  • 哆讹起义

    西夏仁宗时党项人民起义。西夏封建化过程中,新兴的党项贵族与汉族地主官僚相勾结,残酷剥削压迫人民。仁宗继位后,又连续发生旱灾、地震,人民更加无法生活。大庆四年(公元1143年)七月,哆讹领导威州(今宁夏

  • 平治章程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英国在拉拢东南各省督抚搞“东南互保”的同时,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割据。英国香港总督卜力授意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兴

  • 徐寿辉、彭莹玉起义

    元末南方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红巾为号,故又称红巾军大起义。首领徐寿辉,又名真一(一作真逸),罗田(今属湖北)人,布贩出身。首领彭莹玉,又名彭翼,江西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十岁入慈化寺为僧,后以白莲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