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大中年间浙东处士。大中六年至九年(852—855)间,曾在浙东观察使李讷幕下,赋诗送人入长安。《全唐诗》存诗二首,其中《金灯》一首系卢殷诗,《全唐诗补编》移正。事
杜仲陵著。巴蜀书社1986年11月出版,5.3万字,为《四川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丛刊》之一。本书是对杜甫诗歌的语言研究,共分七章:《杜诗与唐代口语》、《唐诗词汇证杜》两章,是阐明杜诗的时代特征的;《杜诗的
【介绍】:姓名失载。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会昌二年(842),伤于身世,在三乡驿题诗1首,文士多有和者。《全唐诗》收录此诗。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天宝时进士及第。《全唐诗补编》存诗十首(其中一首残),《全唐文》存文二篇。其诗不见他书著录,但两见于唐敦煌写卷,可知曾流传于民间。事迹见其诗文。
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之辞。语出《周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李世民《重幸武功》:“垂衣天下治,端拱车书同。”李《麟德殿宴百僚》:“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亦作“垂裳”。
【介绍】:刘方平《秋夜泛舟》诗句。两句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描绘月光下万物各有投影、秋夜里各种声音一齐鸣响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秋夜月下泛舟时的独特感受。构思新颖,语句精炼,蕴含丰富。
【介绍】:刘禹锡《九日登高》诗句。诗作于被贬朗州时期。二句寓情于景,直抒自己遭贬的感受。上句言世路之险恶,下句哀君王之难见,化用屈原《哀郢》“哀见君而不再得”意。
【介绍】:李贺作。贺在长安任奉礼郎三年,郁郁不得志,见政治腐败,小人当道,不得已乃于元和八年(813)春天称病辞官东归故里。出城后“回首故人,悲不堪道”(姚文燮注语),就给权、杨两位好友写了此诗。诗中
杨桦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1月出版。13.1万字。本书收录了唐代反映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诗篇90首。依国别及作者生活年代的先后编排。先列原诗,次为作者简介,最后是简注。注释力求简明,除个别
指三国魏曹植。曹植字子建,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亦称“陈思王”。曹植有文采,能诗善赋,然不为兄魏文帝曹丕所容,常自愤怨,自认为抱利器而无所施,终于抑郁而死。后因以“陈王”或“陈思”称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