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采莲曲

采莲曲

【介绍】:

①(全)王勃作。《采莲曲》,乐府旧题,属《清商曲辞·江南弄》七曲之一。诗题一作《采莲归》。此诗主要描写一个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其对征夫的深切思念,而在篇末扩大到写一群采莲女“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从而控诉了战争给广大士兵及其家庭带来的深重苦难。诗中杂用三、五、七言句式,语言活泼,音节谐婉,富有民歌气息。②(全)崔国辅作。写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及青年男女天真活泼,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评曰:“前二句,极妍铄。后二句,莲浦相逢,乍惊美艳,仙侣并舟,低回不去,有目逆而送之意。折芳馨以相赠,托微波以通辞。作者含意未伸,语殊蕴藉。”③(全)李白作。王琦注云:“《采莲曲》起于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李太白全集》卷四)此诗当是太白年轻时,东游吴越时所作。诗写一群青春洋溢的采莲女在劳动中欢声笑语,风情万种,使过路的行客徘徊顾盼,留连忘返,表达出诗人对她们的热情赞美。王夫之云:“卸开一步,取情为景,诗文至此,只存一片神光,更无形迹矣。”(《唐诗评选》卷一)《唐宋诗醇》卷三也赞道:“绮而不艳,此自关乎天分。王安石云: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于此亦可见之。”④(全)李康成作。此诗描写江南水乡劳动妇女采莲活动的场景。采莲少女们的红袖翠钿,隐现出没于青荷碧水之间,如在画中。清新的语言、活泼的句式,均与诗中的欢快氛围极为协调。结句“各回船,两摇手”,似写男女情事,然却故意闪烁其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女那种既热烈又矜持,欲露还藏、捉摸不定的微妙感情。吴瑞荣评曰:“结语尤见‘发乎情,止乎礼义’遗意,自是盛唐高处。”(《唐诗笺要》后集卷八附词)吴山民曰:“以繁声急节,写艳语密情,却简得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⑤(全)刘方平作。此诗以简括洗炼的笔墨,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一个美丽可爱、朴实勤劳的采莲少女形象。语言朴素自然,情景浑然一体。清乔忆评云:“愈俚愈妙,六朝小乐府之遗。”(《大历诗略》卷六)⑥张籍作。诗描写江南女子采莲情形。以采莲女子的活动为线,写远景,写近景;写其衣饰,写其歌笑。笔触灵活,收放自如,轻盈明快。⑦(全)白居易作。约作于元和十一年(816)至长庆二年(822)间。诗以欢快笔调,描写采莲女的劳动生活及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神态逼真,富有情趣,生活气息浓郁,活泼清新,是上乘佳作。

猜你喜欢

  • 广辩周智禅师

    【介绍】:见契盈。

  • 登杭州城

    【介绍】:一作《题杭州樟亭》,一作《题杭州樟亭驿阁》,又作《题樟亭驿楼》,郑谷作。咸通七年(866)自淮上游至杭州后作,时已岁末。写登杭州城极目所见。颔联绘钱塘城外江湖之景,真切生动,境界阔大,气雄势

  • 路半千

    【介绍】:唐人。《全唐诗逸》收诗1首,断句3联。

  • 敦迫

    逼迫。杜甫《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肃宗登宝位,塞望势敦迫。”

  • 尖新

    新颖,新奇。李德裕残句:“老生夸隐拙,时辈毁尖新。”

  • 谢良弼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谢良辅兄。大历中在越州,与严维等联唱迭和,集为《大历年浙东联唱集》。官至中书舍人。与鲍防尤友善,时称鲍谢。《全唐诗补编》录其联句多首。事迹见唐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

  • 青州从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意谓好酒的酒力可直到脐部。后因

  • 元白张王

    指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这四人过从甚密,声气相通,诗学观点一致,都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讽谕时事的新乐府诗的鼓吹者和创作者,语言通俗平易。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评云:“元、白、张籍

  • 新旧五代史人名索引

    张万起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6月出版。本索引据中华书局1974年12月出版《新五代史》点校本、1976年5月出版《旧五代史》点校本编制。收录五代十国人名、唐代与五代有关的、五代入宋的、以及关系到

  • 假如

    ①如果。白居易《代林园戏赠》:“假如宰相池亭好,作客何如作主人。”②即使,纵使。卢仝《感古四首》之二:“仲尼鲁司寇,出走为群奴。假如屈原醒,其奈一国醉。”白居易《病中五绝句》之二:“方寸成灰鬓作丝,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