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句。四句痛陈干谒受辱困厄狼狈之状,写尽书生不得志之窘态。
【介绍】:唐末诗僧,与李洞为友。以苦吟知名,受朝廷赐紫。《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补编·续补遗》补诗1首,当依《全唐诗》作可止诗。
【生卒】:?—658【介绍】: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新、旧《唐书》有传。尝仕隋为羽骑尉,后入唐,官至宰相,封襄阳县公。为李义府所排挤,削封邑,贬为横州刺史,卒于任。精释典,善属文,有《百行章》
【介绍】: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诗句。诗写于元和十四年(819)作
巡察。王梵志《佐吏非台补》:“每日求行案,寻常恐迸杖。”
合集。唐韦处厚等撰。韩愈《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谓,韦处厚为开州(旧名盛山郡)刺史,作《盛山诗》十二首,和之者有元稹、许康佐、白居易、李景俭、严谟、温造、张籍等十人,大行于时。其后编为诗集,由韩愈作序。
【生卒】:697—781【介绍】:字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开元末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天宝十四载(755)以朔方节度使率军讨安禄山叛军,加御史大夫。至德元载(756)
《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后因以“秦关百二”指地形险要,关塞雄固。杜甫《诸将五首》之三:“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
【介绍】:一作楚峦。五代后蜀僧。善书狂草,人比怀素,又工诗。《十国春秋》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4首又2句。
佛教语。梵文音译词。意为“抖擞”,谓去掉尘垢烦恼。用以代称僧人,亦特指行脚僧。崔峒《题空山人石室》:“早晚悟无生,头陀不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