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初唐人。少时即能文,善嘲谑。贞观初宿卫考满,兵部试判,因错一字而落第,诉之于温彦博、杜如晦,温令其嘲竹、屏墙,应声立就,温、杜俱大欢喜,即令送吏部与官。《全唐诗》存诗2首。
【介绍】:见杜荀鹤。
摇橹声。薛逢《潼关河亭》:“橹声呕轧中流渡,柳色微茫远岸村。”
指可依附仰仗者。典出《左传·僖公十四年》:“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庆郑曰:‘背施,无亲;幸灾,不仁;贪爱,不祥;怒邻,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李端《下第上薛
刘学锴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为《唐诗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种,17.6万字。本书除“引言”外,共分五篇:“本体篇”对李商隐的咏史诗、托物寓怀诗和无题诗进行研讨,进一步揭示出李诗的基本特征是
即终军。李嘉祐《送张惟俭秀才入举》:“清秀过终童,携书访老翁。”参见“终军”。
春秋晋史官董狐秉笔直书,将晋卿赵盾弑君之事写入史策,孔子认为他书法不隐,为古之良史。见《左传·宣公二年》。后以“董狐笔”称忠于史实的史书笔法。杜甫《写怀二首》之二:“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对不住。白居易《五弦弹》:“自叹今朝初得闻,始知孤负平生耳。”
玉石上的斑痕。比喻缺点或过失。拾得《诗》之二八:“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天。”
传说江淹少时,梦人授以五色笔,故文采俊发。事见《南史·江淹传》。后用以喻文才出众。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三首》之三:“内人未识江淹笔,竟问当时不早求。”亦作“江笔”、“江毫”。罗邺《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