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隐士孙登曾与嵇康相遇,但因为认为嵇康多才而寡识而不跟他交谈,认为嵇康难于以长寿而终,后嵇康果然遭谮被害。事见《三国志·魏志·嵇康传》注引《魏氏春秋》。后因以“嵇康寡识”谓人不能明识时机以求保全
指虞翻。虞翻年少有才,十二岁即得高名,后官吴骑都尉,因忠直贬交州,故以“虞童”代指遭贬弃的忠直才能之士。柳宗元《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贾傅辞宁切,虞童发未䰉。”
相传郑交甫将游楚,至汉皋台下,遇二仙女,二仙女佩两珠,大如荆鸡之卵。二女解珠佩以赠郑交甫。后因以喻男女爱慕赠答之事。亦用为咏襄阳之典。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佩,泪堕岘亭碑。”又作“汉
见“莼羹”。
【生卒】:?—884【介绍】:行六,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世为盐商。新、旧《唐书》有传。少时与王仙芝以贩私盐为事。能文善武,喜任侠,屡举进士不第。僖宗乾符二年(875),聚众数千响应王仙芝起义
【介绍】:唐代女诗人。生卒年、籍贯、事迹不详。《又玄集》、《才调集》均选入其诗,当为光化以前人。《全唐诗》存诗三首。
【介绍】:赵嘏作。见《江楼旧感》。
【介绍】:字有道,信州永丰(今江西广丰)人。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后七年始授校书郎。天复中,朱全忠犯阙,昭宗为韩全诲劫持往凤翔,贞白遂退居著书,不复干禄。学力精赡,笃志于诗,诗名大播于唐末。
见“陈蕃榻”。
【介绍】:高适作。一作《答侯大少府》。写于天宝十一载(752)春北使清夷军归途。这一酬答留别之作,先自述了长期隐居、老而入仕的坎坷身世及北使送兵的经过,流露了仕途失意和对士卒不幸的同情;次写南归途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