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五代散文家。字子澄。蒲州(治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后梁乾化中,为翰林学士。后唐同光元年(923),由吏部侍郎、史馆修撰为兵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有制集一卷,著录于《崇文总目》卷五,已佚。
①南朝梁诗人何逊与南朝齐诗人谢朓的合称。后亦用以喻指有诗才的人。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诗人识何谢,居士别宗雷。”栖白《赠李溟秀才》:“孤悄欺何谢,云波不可寻。”②南朝宋诗人何长瑜与谢灵运
合集。唐白居易编。此为白居易、刘禹锡二人的唱和诗集,大和三年(829)由白氏取二人自大和元年至三年(827—829)在长安唱和诗一百三十八首编成,共二卷,并作《刘白唱和集解》。大和六年(832),白氏
【介绍】:于武陵作。又作于邺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所以琴音久废,虫网琴匣,正因“声声不合今”。所谓高韵不合俗耳。寓意诗人的高尚品格,不为世俗所容。
佛教语。亦称善月。指农历正、五、九三个月。佛家谓此三月世人宜持长斋,慎言行,以修善业。薛能《凌云寺》:“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初唐诗人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的合称。李峤与苏为同里,时号“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并号“文章四友”。其后诸人没,李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多取法焉。《新唐书·杜审言传》云,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
【介绍】: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诗颔联。旧国,即故乡。二句运用对比手法,写自己滞留异乡之悲与友人返归故乡之喜,情思宛转,自饶神韵,向来传为名句。
附在马尾巴的苍蝇。《史记·伯夷列传》:“附骥尾而行益显。”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后以“附骥蝇”喻指依附大人物而成名的人。王湾《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
吴地的牛怕热,看见月亮疑为是太阳而紧张气喘。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后用以指天酷热。李白《丁督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又《送萧三十一之鲁中问兼问稚子伯禽》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贾生》三、四句。作者以人们熟知的贾谊被贬长沙、后被召回、宣室夜对的故实为题材,抓住汉文帝前席问鬼这个典型细节,揭露封建君主崇仙媚道、不顾民生的腐朽本质,感慨杰出人才不能为国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