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史虚白。
即蓬莱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形如壶器,故称。王绩《古意六首》之六:“朝栖昆阆木,夕饮蓬壶涨。”
【介绍】:唐代文学家。頠,一作颜,误。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开元十五年(727)与王昌龄同年进士及第。刘禹锡称之为“天宝中词人”(《郑州刺史东厅壁记》)。仕历不详。《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文》存文四
【介绍】:唐代散文家。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建中二年(781)进士及第。四年(783),为李晟招讨府掌书记。兴元元年(784),李晟收复长安,公异作《李晟收复西京露布》,气势昂扬,词情
【生卒】:880~971【介绍】:淄州邹平(今属山东)人。五代后梁末帝贞明中进士。历仕五朝,后周世宗显德五年(958)以太子少保致仕。恭帝即位,加少傅。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卒,年九十二。笃于经学,
张晓云著。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15万字。本书剖析了初唐四杰、盛唐之音、隐逸诗人、山水诗人、边塞诗派、唐人绝句、李白、杜甫、白居易、中唐诗风、晚唐诗歌、唐宋八大家、长恨歌、悼亡诗、“郊寒岛瘦”
【介绍】:字退山,自号碧池处士,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咸通六年(865)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当阳县令,僖宗时迁仓部员外郎,昭宗龙纪元年(889),为集贤殿图书使。与罗隐有诗往还。皓博学多才,著作甚丰
【介绍】:姚合作。此诗热情赞扬了刘叉高标跨俗、行侠仗义的精神风貌。元方回云:“刘叉豪侠之士,尝杀人亡命,此诗殆叉之真像也。”(《瀛奎律髓》卷四二)
即和氏璧。战国赵惠文王得楚国和氏璧后,秦昭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取和氏璧,赵国派蔺相如带璧前往,但因秦实欲强取其璧,蔺相如派人将璧送回赵国。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韦嗣立《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介绍】: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出身寒素,性倜傥,尚气节,累举不第。懿宗咸通十四年(873)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蟾与诗人郑谷、贯休友善。诗以感怀、行旅为主,尤擅绝句。辛文房称蟾“诗体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