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寄韬光禅师

寄韬光禅师

【介绍】:

白居易作。约作于宝历元年(825)至二年,时任苏州刺史。韬光禅师,唐虔州(今属江西)天竺寺僧人,曾在灵隐寺出家。此诗描写了韬光禅师出家的杭、虔二天竺寺的风光,在写景之中也暗示出韬光禅师的经历,并能以景衬人,对韬光禅师予以赞誉。形式上在不破坏律诗格律的前提下,妙用连珠体,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圆润和谐。翁方纲云:“此等处,皆足见古人之脱化。”(《石洲诗话》卷二)陈衍评云:“此七言律创格也。惟灵隐、韬光两寺实一寺,一山门实两山门者,用此格最合。其余‘东西涧’、‘南北峰’、‘前后台’、‘上下界’,无一字不真切。故此诗不可无一,不能有二。”(《石遗室诗话》卷一九)

猜你喜欢

  • 胡骈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唐末人,曾应进士试。游池州九华山,经费冠卿故居,吟诗抒怀。《全唐诗》仅存此诗。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六三。

  • 朱鸟窗

    朝南的窗户。王翰《古蛾眉怨》:“白日全含朱鸟窗,流云半入苍龙阙。”

  • 太常妻

    东汉周泽为太常卿。循规守法,整天住在斋宫,尽心敬事宗庙之事。有次因病独卧斋宫,其妻前往探望,周泽因为她干犯斋禁,大怒,系送诏狱谢罪。时人有“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

  • 孔绍安

    【生卒】:577—622【介绍】: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为虞世南外弟。《旧唐书》有传。隋末为监察御史。入唐,拜内史舍人,主修《梁史》,未成而卒。《全唐诗》存诗7首。

  • 西施

    春秋越国美女。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越王勾践败于会稽,范蠡取西施献吴王夫差,使其迷惑忘政。越亡吴后,西施归范蠡,同泛五湖。一说,吴亡后,越沉西施于江。事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李白《乌栖

  • 停腾

    斟酌;调配。方干《赠夏侯评事》:“讲论参同深到骨,停腾姹女立成银。”

  • 坎曼尔

    【介绍】:唐代诗人。安西(今新疆境内)回纥族人。生卒年不详。贞元末始学汉字。元和十年(815)作汉文诗三首。十五年抄白居易《卖炭翁》诗。自称:“李杜诗坛我欣赏,讫今皆通习为之。”(《忆学字》)《诉豺狼

  • 调和鼎鼐

    指宰辅之臣治理天下。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

  • 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介绍】:秦韬玉七绝《独坐吟》末联。春愁为普遍之感受,而诗句妙在一比,春愁如草,春来自青,无限感慨尽在不言中。

  • 奚斯

    春秋鲁国公子鱼的字。《诗·鲁颂·閟宫》:“新庙奕奕,奚斯所作。”旧说奚斯作《閟宫》称颂鲁僖公恢复疆土之功。后因以“奚斯”为撰写颂德之作的人。来皓《圣政纪颂》:“惟我之有颂兮,奚斯跃而董狐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