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婆娑

婆娑

①醉酒时行动失衡蹒跚貌。白居易《胡吉郑刘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嵬峨狂歌教婢拍,婆娑醉舞遣孙扶。”②盘桓。拾得《诗》之三十:“闻伐匈奴尽,婆娑无处游。”③逍遥,舒闲。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白居易《夏日作》:“婆娑庭前步,安稳窗下眠。”④扶疏纷披貌。李端折杨柳》:“突兀临荒渡,婆娑出旧营。”白居易《吴樱桃》:“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⑤蓬松散乱貌。《敦煌歌辞总编·凤归云·鲁女坚贞》:“朱含碎玉,云髻婆娑。”⑥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指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世界,即现实世界。庞蕴《诗偈》:“空中自见清凉月,一光普照婆娑彻。”

猜你喜欢

  • 牧童

    【介绍】:卢肇作。诗写牧童横眠牛背、随意弄笛之神态,韵味浓郁,饶有情趣。“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无知音”二句寄寓尤深。

  • 荒骨或衔残铁露,惊风时掠暮沙旋

    【介绍】:黄滔《塞下》诗颈联。诗歌描写了塞上战场令人恐怖的场面:荒野白骨间时时露出锈残的兵器;日暮狂风不时飞沙走石、弥漫空中。景色凄凉、恐怖,表现了战争的残酷。

  • 璧丽

    一对璧玉。喻指日、月。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登封》:“金绳永结,璧丽长悬。”

  • 过陈州

    【介绍】:戴叔伦作。见《别友人》。

  • 点额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点额”本指跳龙门的鱼头额触石壁而还,后喻指仕途失意或应试落第。白居易《醉别程秀才》:“五度龙门点额回,

  • 屑曲

    磨碎曲饼。晋孝愍帝建兴四年,刘曜攻长安,孝愍帝被困城中,缺粮少食,“太仓有曲数十饼,曲允屑为粥以供帝”。事见《晋书·孝愍帝纪》。后因以“屑曲”为帝王受困之典。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蒸鸡殊

  • 最校

    犹最。校,颇、甚之义。张籍《送杨州判官》:“征南幕里多宾客,君独相知最校深。”

  • 飞车

    传说中能乘风飞行的车。《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在其北。”晋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韩愈《感春三首》之二:“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 野望

    【介绍】:①(全)王绩作。东皋为王绩的归隐之所。这位在人格上期许甚高的诗人,面对薄暮时分山村的静谧安详,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其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陶渊明的身影,还可以听到盛唐之音的先声。清王尧衢说:“格调

  • 卫瓘

    晋代人,字伯玉。官至司空、侍中、尚书令。善书法,尤以草书为高妙。见《晋书·卫瓘传》。李贺《恼公》:“黄廷留卫瓘,绿树养韩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