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802?~847?【介绍】:字子迁,台州乐安(今浙江仙居)人。早年隐居杭州径山朝阳峰,后入幕于州郡。会昌四年(844)进士,授丹徒尉,卒。其诗先受知于张籍,又为国子祭酒杨敬之激赏,杨《赠项斯
【介绍】:韩偓作。这是一首描写春残花落的咏物诗。首联言枝头残花摇摇欲坠,不免产生离情别恨;颔联展示花儿被风吹雨打、满目狼藉的景象;颈联设想花落之后的遭遇,表达了对落花命运的深切关怀,尾联感叹自己无计留
若耶溪的别名。在浙江省绍兴市,向北流入镜湖。相传唐徐浩游此地,认为若邪溪名不合礼度,遂改名五云溪。杜牧《寄浙东韩八(乂)评事》:“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指橘子树。三国吴丹阳太守李衡欲治家业,其妻不许,乃密令人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株。临死谓其儿若凭此千头木奴,足可供家中衣食之需。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南朝宋裴休之注引《襄阳记》。罗隐《秋日
【介绍】:郎士元《奉和杜相公益昌路作》诗句。画角,饰以彩绘的角,一种吹奏乐器,其声哀婉。峨眉,四川第一名山,这里泛指蜀山。片月,半月。二句摄取晓风、画角、树林、残月、孤城、蜀山等众多意象,刻画了路途中
〔韩〕柳晟俊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22万字。本书是作者继《唐诗论考》之后,对王维诗与韩国诗人进行比较研究的学术专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本书以中文写成。
【介绍】:李颀作。高三十五,即高适。此诗写于高适任封丘县尉时,适赴任经洛阳,李颀作诗赠别。诗写高适的生活及性格,并对高适的从仕进行了劝勉。诗是赠别,但格调高扬,修词隽秀,对高适充满关注与深情,有盛唐之
【介绍】:生卒年里不详。天宝年间进士及第。余无考。《全唐诗》存诗3首。
《后汉书·郭丹传》载:东汉初,南阳郭丹入函谷关至长安求仕,立志乘使者车才出关,十二年后,果以谏议大夫持节使归南阳。后因用为咏立志干进之典。亦用以咏函谷关。岑参《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故人方乘使者
【介绍】:吴融作。言见废宅而兴世事衰微之叹。前三联直写废宅情景,无限凄凉,感慨系之,读之令人泫然泪下。末联言国事犹有废兴,何况家乎?故作达语,感慨更进一层。杨慎称此诗乃“晚唐之绝唱”(《升庵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