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江日彩

    【介绍】:明福建泰宁人,字完素。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金溪知县,擢浙江道监察御史。时大狱烦兴,日彩以资望会鞫,平情论列,无冤无滥。辽事急,力荐袁崇焕,时以为知人。晋太仆寺少卿,卒于京。

  • 伊慎

    【生卒】:744—811【介绍】:唐兖州人,字寡悔。通《春秋》、《国策》、天官、五行书。善射,为折冲都尉。讨哥舒晃、梁崇义屡建战功,封南充郡王。宪宗时,累官至检校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卒谥壮缪。

  • 周恒

    【介绍】:清浙江富阳人,号松崖。道光二年恩贡,历任严州、宁波教授。善山水,后见黄公望遗册,画学益进。年十五时,阮元以画试诸生,恒一日成三幅,名噪一时。

  • 黄芳泰

    【生卒】:?——1690字和士。海澄公黄梧之从子,黄芳世之弟。初以诸生从守漳州,康熙十四年(1675),耿精忠部叛清,围攻漳州时,突围出求援。历官至京口总兵,后袭兄公爵,屡破敌,克复平和、漳平。后调京

  • 范时绶

    【生卒】:?——1782范文程之孙。历官署湖南巡抚、户部侍郎、湖北巡抚、都统、工部尚书。疏请禁止洞庭湖区增筑堤垸。主持西路屯田。乾隆三十六年(1771)罢官。四十七年卒。【生卒】:?—1782【介绍】

  • 黄鍾

    【介绍】:明延庆州人,字伯魁,号复斋。正德六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彭泽督军镇压四川农民军有战绩,为忌者所诬,鍾上疏白其冤。擢顺天府丞,执法不避权贵。迁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致仕。

  • 罗侨

    【生卒】:1462—1534【介绍】:明江西吉水人,字维升,号东川。受业张元祯,讲学里中。弘治十二年进士。授新会知县。正德初迁大理右评事,五年因旱霾上言,逆刘瑾,几遭极刑,因李东阳力救,得改原籍教官。

  • 是仪

    【介绍】:三国吴北海营陵人,字子羽。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依刘繇,避乱江东。繇败,归孙权,掌机密。从讨关羽。累迁忠义校尉。权迁都,使辅太子孙登,封都乡侯。随还,复拜侍中、中执法。诸葛亮死后,奉命使

  • 刘彝

    【生卒】:1017——1086字执中,福州(今属福建)人。第进士,为邵武尉,调高邮主簿,移朐山令。恤孤寡,兴塘池,教种植,平赋役,抑奸猾等,邑人目为“治范”。熙宁初,为制置三司条例官属,反对王安石新法

  • 丘兆麟

    【生卒】:1572—1629【介绍】:明江西临川人,字毛伯,号太丘。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擢御史。崇祯初巡抚河南,政事毕饬。有《乐余园集》、《水暄亭集》、《玉书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