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高智耀

高智耀

河西人。祖宗几代在西夏国做官,曾为进士第。西夏亡后,隐居贺兰山(今属宁夏)。窝阔台时才被选用。在蒙哥、忽必烈时多次宣传儒学思想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忽必烈接受他的建议,于至元五年(1268)立御史台。官至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至上京(今属黑龙江)病逝。追封为宁国公,谥文忠。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介绍】:

元河西人,字显达。西夏右丞相高良惠之孙。登本国进士第。夏亡,隐居贺兰山。太宗求贤,召见将用之,遽辞归。宪宗即位,入见,言儒有益于天下,宜免徭役。宪宗从之。世祖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请免被俘淮蜀儒士为奴者,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免者数千人。又请置御史台以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即用其议。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西北藩王遣使质问用汉法之故,智耀奉命前往解释,行至上都,病卒。


猜你喜欢

  • 郑赐

    【生卒】:?——1408字彦嘉,建宁(今属福建)人。洪武十八年(1385)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湖广、北平布政司参议,事燕王甚恭谨。因事贬戍安东屯。惠帝即位,任工部尚书。燕王起兵反朝,他督河南军扼阻燕兵

  • 阿鲁图

    【生卒】:?——1351博尔术四世孙。至正四年(1344)任中书右丞相,主持修辽、金、宋三史,次年三史修成。后别儿怯不花欲想与他合谋排挤脱脱,他不从,别儿怯不花乃暗示监察御史上奏说不宜当丞相。他随即避

  • 昌意

    【介绍】:传说中远古时人。黄帝之子。嫘祖所生。居若水,娶蜀山氏女。又说为颛项之父或祖父。

  • 林泽

    【生卒】:1221—1276【介绍】:宋四明人,字坚叔,号梅逸。博学多闻,绝意仕进,杜门教子。创惠生道院,至鬻产以给,里人赖之。恭帝德祐二年,元兵游骑猝至,执令引路,大骂不屈而死。

  • 包孝

    字元爱,节弟。后节三年成进士。由中书舍人任南京御史。数有疏劾。与兄分居南北御史台,并著风采,又皆有情义。节官在北不得养母,孝遂以侍养归。母亡哀伤过度,未终丧卒,节亦继死。时并称其孝。【介绍】:明浙江嘉

  • 沈一贯

    字肩吾,鄞(今浙江宁波)人。隆庆进士。授检讨,充任日讲官。万历时累官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内阁时,朝政已乱。数年之间,矿税为民害,诬劾逮系者,尽滞狱中。一贯等数谏不理。在位虽小有补救,大事依违其间

  • 石衍之

    【介绍】:宋越州新昌人,字克美。石待举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调怀仁县尉。时其父通判保州,死于难。叛卒以窘降,诏原之,衍之徒跣诣阙乞诛,书五上不报。终丧不复有仕意。继调弋阳、青流二县,移疾不行。神宗元丰

  • 吴国佐

    湖、贵交接地之洪州司特峒寨苗人,聚众反明王朝,自称“天皇上将”,其党石纂太称“太保”,屡败明军,后被俘。

  • 任源

    【介绍】:宋人,字道源,号真常子。徽宗时宦官。能画山水,作枯木怪石及小景,粗可观。

  • 汪溥

    【介绍】:清江苏太仓人,字永思,号芝田,又号问政山樵。工画山水,以清润冷雋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