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窳
【生卒】:1657—1719
【介绍】:
清湖南巴陵人,原名懋龄,字甄夫,号楚江陶者。晚居南京。初随父至云南,父死,携幼弟徒步六千里归楚。工诗文,精书画,能篆刻。
【生卒】:1657—1719
【介绍】:
清湖南巴陵人,原名懋龄,字甄夫,号楚江陶者。晚居南京。初随父至云南,父死,携幼弟徒步六千里归楚。工诗文,精书画,能篆刻。
【生卒】:?—219【介绍】:三国吴吴郡富春人,字叔朗。孙瑜弟。轻财能施,善于结交。始拜护军校尉,数拒魏军入侵,迁都护征虏将军,督夏口。尝下令不得伤害魏境老弱百姓,由是江淮间多归附者。后从吕蒙袭破江陵
【生卒】:?——951字欧新,季父房罨古只孙。轻浮多力,人称“虎斯”。天显中,以材勇入仕,每战必克,由此知名。世宗时,为六院大王。察割之乱,朗持两端。穆宗即位,被杀。
南朝陈人,祖籍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摩诃子。因孝而知名,以父凶终,遂终身不执刀斧,为时人所嘉。【介绍】:南朝陈兰陵人。萧摩诃子。敢勇有父风。性至孝,父见害,追慕弥切,终身不执刀斧,时人嘉焉。
【介绍】:五代光州人。仕闽,为元从都指挥使,十五年不迁职,遂反复叛乱。天德三年,谋杀王继昌,立神光寺僧卓岩明,旋杀岩明而自立,纳款于南唐,更名宏义。复更名宏达,叛南唐附后晋。南唐发兵攻之,乃更名达,称
【生卒】:1837——1894字冠廷。山东费县人。咸丰初,隶江南官军,镇压太平军,攻克金陵,从僧格林沁部镇压捻军,升副将。光绪初,从尚书崇实巡视奉天、吉林,镇压高希珍、宋三好、金宫四诸部,赐号“铿色巴
【生卒】:1849—1894【介绍】:清广东番禺人,字正卿。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精测量、驾驶。毕业后,历任各军舰大副、管带。光绪六年,调北洋。官至中军中营副将,总兵衔,任北洋舰队致远号管带。在职严
赵国大臣,历仕武灵王、惠文王。武灵王晚年传位于子,使肥义傅王并任相国,又封原太子章为代地安阳君。章心不服。他见内乱将起,多次劝肥义应防范公子章叛乱。前295年公子章举兵叛乱,杀肥义,他与公子成起四邑之
【介绍】:宋建州建阳人,字贯之。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知邵武军,立学置田以养士。移守韶州,奏除悍卒,境内肃然。狄青经制广西时,任其为转运使,以功转职方员外郎。官至都官郎中。有《易补注》、《扬子法言注》、《
【生卒】:?—967【介绍】: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
【生卒】:1049—1130【介绍】:宋孟州河阳人,字晞古。徽宗朝补画院。高宗建炎初,流落临安卖画。邵宏渊荐授成忠郎、画院待诏。善山水,峭劲雄峻,晚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画水破鱼鳞纹程式,得盘旋动荡之